——四川省乐至县全力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城市
通过220米长的道路要花费多长时间?汽车以2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用时约40秒,七旬老人缓步通过大约需要6分钟,而对四川省乐至县南塔街道南郊社区圣特庄园小区的居民而言,为绕过小区后门处那条220米长的“断头路”,大家出行不得不多花费20分钟——这条“断头路”一度成了小区居民的“烦心事”。
2022年年底,乐至县把打通这条220米长的城市“毛细血管”,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活环境提升行动的实施项目之一。如今,改造后的道路平坦宽阔、安全便捷,圣特庄园小区的居民杨蓉高兴地说:“这条路打通后,大伙儿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了!”
于细微处下功夫,在末梢处见真章。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乐至县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将文明创建定位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统筹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稳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乐听民意
惠民利民有温度
5月24日,记者和杨蓉来到曾经的“断头路”所在的位置。杨蓉从手机相册里翻出旧照,照片中破烂不堪、荒草丛生的土路,与记者看到的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去年夏天,乐至县文明办会同南塔街道南郊社区在圣特庄园小区开展入户调查,居民反映最多的就是“断头路”问题。县文明办将大家的意见整理后,第一时间反馈给县住建局和南塔街道办。一周后,街道办工作人员入驻现场,与小区居民面对面进行协商,并协调施工时间。2022年9月29日,道路建设工程正式施工,10月28日全面完工。畅通的反映渠道和高效的处理体系,使“断头路”问题得到了及时妥善的解决,圣特庄园小区以及周边的居民纷纷点赞。
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乐至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进社区进院落开展百场创建文明城市相关活动,征集群众“金点子”,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市场环境提升、空中缆线攻坚等行动。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乐至县还依托新媒体平台面向社会征集“群众最期盼的十件事”。经过认真审核、研究、讨论,最终梳理出最贴近民心、符合民意、呼声最高的十件事,分别为市政设施管养、筑牢消防安全防线、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停车场建设、农贸市场提质、推动全民健身、空中线缆治理、提升市容市貌、夕阳关爱以及推进文明交通。
“老人家您别急,我来扶您过马路”“骑电动车要把安全头盔戴好哟”……5月24日下午6点,在帅乡大道和千业路交会的十字路口,65岁的文明交通劝导员杨纲林耐心地劝导过往居民文明出行。
在城区各个重要交通路口安排专职文明交通劝导员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乐至县针对群众最期盼的“推进文明交通”问题所开展的专项行动之一。与此同时,乐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还牵头增设红绿灯和违法抓拍摄像头等智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红绿灯通行设置,规划打造交通严管街,延长市场周边停车位的临停时间;持续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实线变道及非机动车逆行等交通违规行为,开展“老头乐”及无牌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现在,交通顺畅了,闯红灯、乱停乱放车辆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少了,出行更安全了。”居民蒋开利说,“因为‘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所以我们乐至越来越好了。”
乐享创建
治理更新有深度
“这个是摇臂钻床,这个是卧式升降台铣床……这些都是我之前操作过的机器。”在乐至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五一记忆广场”上,陈列着7台锈迹斑驳的“退役”机床,四川省乐至五一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乐至五一机械厂)的退休工人刘国富对它们如数家珍。
刘国富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五一机械厂的单身宿舍楼。因为房屋破旧狭窄、生活日渐不便,老住户陆续搬离。如今,当老住户再次回到这里时,总是感到惊喜万分。老式麻条石垒砌的矮墙、具有时代印记的防空洞、传承红色基因的标语……五一记忆广场上处处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迅速成为乐至县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茶余饭后,刘国富喜欢带着孙女到广场来玩耍,每当孙女拉着他的手问“爷爷以前操作了哪些机器”时,他都会滔滔不绝地为孙女讲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乐至县注重保护城市肌理,不仅严格遵循提升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的原则,还充分尊重民众意愿,让城市留下记忆,让百姓记住乡愁。
乐至县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郭英告诉记者,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乐至县聚焦功能强化,优先规划解决群众反映集中、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对智慧小区、商业服务等提升性内容,根据居民意愿和实际情况,实行“一区一策”甚至“一栋一策”,努力推动小区品质提升。
“现在,有了临时市场,我摆摊卖菜不仅有了固定的摊点、稳定的客源,收入也比以前多了。”在胜利街临时市场摆摊的邓祖国感慨地说。
在治理占道经营的同时,乐至县注重疏堵结合、促进消费、服务民生,合理规划了28处临时便民疏导点,有效促进地摊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带动秩序更优、环境更好、买卖更便利,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乐至县还通过创新探索“十百千工程”,打造社区、小区等“十类”示范点位,带动“百余个”点位提质,促进“数千场”活动开展,持续优化“15分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实施“500米休闲计划”“300米购物计划”,加快推进玉龙教育产业园、毗河城市生态绿廊建设,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城市。
乐育新风
文明浸润有厚度
“各位父老乡亲好,竹板一响听我讲,文明实践春风吹,移风易俗破陈规……”在东山镇方广村,第一书记赵天久结合村情实际,将简办婚丧嫁娶、整治高价彩礼等内容精心整理并编成了顺口溜,以“快板说唱”的形式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反复播放,“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宣传,让文明新风吹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乐至县始终坚持把“立德塑魂”作为根本任务,将“人”和“城”有机融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发挥文明城市创建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以城带乡,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创建融合发展。
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乐至县聚焦文明实践五大任务,突出“乐善至美”文明实践品牌,创新打造“四堂一阵”(理论课堂、文明讲堂、文化礼堂、雏鹰学堂和百姓龙门阵)模式,广泛开展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等文明实践活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强磁场。
“理论课堂”依托小红帽宣讲队等开展“菜单式、分众化”宣讲,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快板、小品等形式,推动党的政策理论宣传覆盖无盲点;“文明讲堂”通过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新时代好少年”等选树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文明理念浸润群众心田;“文化礼堂”结合传统节日以及重要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雏鹰学堂”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困境家庭儿童、“爱心助读”、假期课业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百姓龙门阵”通过歇脚喝水拉家常、答疑解惑讲政策等宣讲方式,将文明实践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的家门口。
方广村村民吴世军感慨道:“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榜样力量鼓舞人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这些实打实的举措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