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务型”到“激励型”
——内蒙古五原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内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将积分制与村级事务、村民利益联系起来,把乡村治理方式由“任务型”转为“激励型”,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近日,五原县胜丰镇新丰村种植户张美珍格外忙碌,她不仅要对自己种植的30多亩香瓜进行日常管护和销售,同时还身着红马甲,化身“技术保姆”,凭借自己多年的种植管理经验,为村里及周边的香瓜种植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她表示现在村民们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纷纷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一截然不同的景象,得益于该村积分制工作的推广。张美珍说:“在农闲的时候和农户有需要的时候,我会向他们讲一讲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拓展一下销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积点分,到积分超市兑换点生活用品,为村里做点事,为村民做点事,我挺高兴。”

    胜丰镇新丰村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灯笼红志愿服务队、搭把手志愿服务队、公道人志愿服务队、好习惯志愿服务队,出台了“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办法,将社会治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内容标准细化量化,让村民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产业发展、邻里关系、公益事业等村级事务中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一人一表、一月一评”的原则,为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党员、群众建立积分登记表,并根据日常表现、参与活动情况奖励相应积分。自推行积分制以来,村民们通过赚积分、比积分、兑积分,在比学赶超中激发出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热情。

    “评上‘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等称号都有积分,落实移风易俗也有积分,村民能得积分的项目不少呢!”新丰村党支部书记赵海龙介绍说,可别小瞧一袋牙膏、一个围裙这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对村民而言意义非凡。攒积分带来的认同感、成就感,提振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通过积分兑换活动,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村风民风等涉及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都悄然发生着改变。

    文明有分值,积分有价值。当前,乡村治理“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体系建设工作已在五原县45个村全面铺开。该体系将乡村建设、遵纪守法、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公益捐赠、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7大项54小项内容纳入积分管理细则,通过积分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激发了村民参与积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中午12点,新建村的积分兑换超市里热闹了起来,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帮助村里的监测户老人赵奴人擦玻璃、打扫卫生,获取了相应的积分。大家拿着手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券,到村里的超市兑换了日常所需物品。

    为保障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新建村成立了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积分制管理分值指导标准和积分兑换细则。参与乡村公益志愿活动得5分;主动参与村里矛盾纠纷调解,及时化解矛盾得3分;考入一本院校奖励10分;不尊老爱幼、不履行赡养责任者扣20分;不配合村委开展工作,恶意阻挠的扣5分……根据正向激励清单和反向约束清单,让德者有所得、损者有惩戒,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热情。

    “小积分”撬动“大转变”,五原县通过“村民攒积分、支部开超市”载体活动,为群众打造存储文明的“银行”,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弘扬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让乡村有颜值更有“分值”。

当前:3版(2023年06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