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刻钟”助餐生活圈
——江苏省常州市潞城街道养老服务暖人心
孙婕 杨婧瑜 蒋盼盼

 

    民以食为天,保障广大老年人吃饱吃好,是构建高质量、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6月19日,随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潞城街道华丰社区助餐点的开门营业,该街道助餐点达到5个,实现养老助餐全域覆盖,“一刻钟”助餐生活圈也随之形成。

    助餐服务全域覆盖

    “我来登记,明天就能领饭了。”75岁的薛凤英来到华丰社区登记老年助餐事宜,她关注这件事已经半个多月,总算盼到了“在家门口吃饭”。由于子女不常在身边,对薛凤英来说,菜多了吃不掉,菜少了又不好烧。

    十点半一到,华丰社区助餐点就热闹了起来,老人们接二连三地来取餐了。他们熟练地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二维码,扫完之后,热腾腾的餐食就递到了面前,老年人可以选择堂食,也可以带回家吃,十分方便。

    打开餐盒,红烧肉、肉末茄子、菠菜百叶、包菜粉丝,还有一份冲泡汤包,再配上满满的米饭,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一份大荤一份小荤,再加两份素菜是大多数老人的“标配”。

    “5块钱就能吃这么好,我订了一个月,下个月我准备订7块钱的,素菜换成小荤。”拿着餐盒的王阿姨说。目前,华丰社区助餐点的餐食共两个档次,原价分别为10元、12元,就餐老人可享受5元的补贴,价格实惠还能吃饱吃好。

    潞城街道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仲芬霞介绍,今年依托福康宁小区的公建配套用房,华丰社区布局“一刻钟”助餐生活圈,提供休闲娱乐、日间照料、矛盾调解、康养服务等延伸服务,聚力解决“一餐热饭”难题。

    目前已有40余位老人在华丰社区登记,其中不乏一些其他街道户籍的老人。据了解,凡常州经开区户籍人员,在户籍所属社区登记后,选择潞城街道的助餐点,均可以享受区级3元和街道2元补贴。

    “吃饭愁”变成“食无忧”

    潞城街道的助餐统一由位于青洋社区的中央厨房配送,今年5月,为了让餐饭更适合老年人,街道创新推出了特色饭菜服务,固定在每周三,订餐老人可自主选择特色饭菜或常规饭菜。

    “我已经吃过炒饭和炒面了,听说这周三是笃烂面,我老头子爱吃,就准备订餐了。”家住青洋花苑的李金娣说。

    “中央厨房提供营养丰富、软烂可口、易于消化的菜品,在老年人中挺受欢迎的,针对有痛风的老年人,也可以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在备餐时,会把豆制品替换成其他菜品。”仲芬霞说。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鼓励开展志愿送餐服务,让更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吃上暖心饭菜。潞城街道率先在青洋社区试点快递小哥送餐服务,6月20日中午,取上热乎的饭菜,顺丰快递小哥胡响就赶忙给青洋花苑30幢的一对高龄夫妻送餐。过去,59岁志愿者钱阿姨不仅在青洋社区助餐点服务,也为一些高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之前送餐和助餐两头跑,今年有快递小哥助力,我也能安心在助餐点帮忙了。”

    在华丰社区,志愿者翁建芬每天要给家住嘉州枫景苑的蒋老太送餐,据她介绍,老人已87岁高龄,腿脚不便,中午家人还在外工作,因此她主动请缨,每个工作日的中午提前到助餐点等餐,再花几分钟,将热乎的饭菜送到蒋老太家中。

    助餐点也是老年交友厅

    “你来啦?”“你明天还在这里吃吗?”“吃哦!”在每个助餐点上,前来就餐的大爷大妈都会热络地聊天。在助餐点就餐,让不少素不相识的老人成为好友,助餐点让邻里关系更近了,老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家住青洋花苑的薛阿姨和金阿姨都70多岁,她们以前互不相识,但她们都是助餐点的老顾客,子女不常在身边。去年起,两位老人为了解决吃饭的难题,在青洋社区助餐点相遇相识。从最开始的一桌吃饭的“饭搭子”,到相约一起吃饭,两位老人如今就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姐妹一样,每次都能聊得热火朝天。像这样的例子在助餐点还有很多,大家碰到一起,不管认不认识,只要眼熟的,见了面打个招呼,坐在一起拼一桌,一边吃一边拉家常,时间久了,就都成了老熟人。

    李金娣说,她也是在姐妹的推荐下,在青洋社区助餐点用餐,“这里饭菜挺可口的,中央厨房就在助餐点的三楼,街道还组织我们做监督员了解备餐全过程,公开、透明,我们吃得也放心。”因为饭菜合胃口又经济实惠,她还特地拍抖音为助餐点宣传,小区里不少老人也开始在助餐点用餐。

    下一步,潞城街道将持续以实际行动响应暖民心文件号召,扩大影响服务更多辖区内老年群众,优化打造“一刻钟”助餐生活圈工作,提升助餐点服务品质,让助餐点不仅可以吃饭,更成为排解孤独、交友聊天的老年人快乐驿站。

当前:A3版(2023年07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