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高度重视物质和精神帮扶的统筹发力,持续推动文明乡风建设,不断创新工作举措,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评选“文明户”等措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让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志愿服务等理念逐渐成为共识,群众精神风貌明显改善,物质和精神得到“双提升”。
除旧立新
“小村规”约出“大变化”
海城区把破除陋习、树立新风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提出“一村一策”治理建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村民共同研究制定《村规民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组织村民签订《村规民约》承诺书,并对彩礼上限、宴席规模、婚礼流程、礼金限额等红白事宜进行细化量化,促进形成红白事节俭办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我们的村规民约涵盖了敬老爱亲、邻里和睦、文明祭祀、简办红白事、环境卫生整治等内容,让村民行为准则有了具体的‘标尺’,引导村民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文明新风尚。”赤西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志东说,以前村中办宴席规模达到几十桌,执行《村规民约》后,婚丧嫁娶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得到有力遏制。
海城区在制定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四个理事会,并发挥村委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头执行红白事简办缓办、主动报备,带动村民推进移风易俗。
积分奖励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在赤西村农贸市场旁的“积分超市”里,大米、牙膏、毛巾、洗洁精、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村民正拿着积分卡兑换所需物品。
“我今年已经参加了好几次志愿服务活动,终于攒够积分了。”村民谭泽娟说,她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兑换积分,以前领了好几次礼品。“在这里买东西的积分都是我参加村里活动换来的,不花钱还很有成就感。”
海城区推行积分、扣分“正负”两张清单,将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公益事业等7个方面细化分类、量化赋值,制定正向积分清单26项、负向积分清单16项,每项内容对应相应分数,并发放积分卡,及时记录积分情况。
该区将积分制度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结合,将积分管理融入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中,激励群众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全面参与乡村治理全过程,推动群众从“要我参与”转为“我要参与”。
“我们还推动村民与脱贫家庭开展结对帮扶,通过邻里互助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乡风文明建设。”陈志东介绍,村民每结对1户积5分,积分达到30分以上的村民,可参与本村“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共建文明乡风。
该区还实行“积分兑换+爱心超市”模式,在村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后,采取物质和荣誉双奖励措施,引导村民用实际行动赚取积分、兑换奖励,带动群众用积分兑换文明,以积分“小超市”激发乡村治理大能量。
“以前参与乡村治理的群众比较少,有了积分制的激励,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和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陈志东说。
家风建设
“小家治”带动“大家美”
“经过一系列申报推荐、审核把关程序,我们已经评选出10户文明户,下面请文明户代表上台领奖……”6月2日,高德街道高菜村委开展文明户评比颁牌仪式,为评选出的陈汝明等10户“文明户”颁牌。
“‘文明户’的牌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荣誉,很荣幸我的家庭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文明户陈汝明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开展“文明户”评选后,街巷、小区更美了,居民群众更和谐了。
“我们围绕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家和邻睦、道德素养、文明参与等内容开展评选,以评选‘文明户’‘文明家庭’为载体,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海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陶文静说,海城区充分发挥“文明户”“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号召村民学习先进典型,争当“文明户”,以小家带大家,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此外,海城区以“乡村振兴”“家风家训”等内容为主题,在赤西村主要道路两侧打造长达2000米的墙体墙绘,让好家风、好家教润物细无声。大力推动“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阅读活动,以读促教、涵养家风。
该区在各行政村组织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定期举办“欢乐闹元宵 和谐传家风”“清廉家庭建设”等文艺汇演及文明实践活动,用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方式,推动文明新风走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