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阵地 打造品牌
——四川平武县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任露潇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强化高位推动,精心谋划部署,按照“筑阵地、建队伍、强服务、见实效”的工作思路,精心规划,认真落实,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立足资源整合

    服务成效实现“3+1>N”

    平武县以实践落地为导向,以服务见效为基点,以方便群众为方向,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利用已有的阵地资源,对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非遗中心进行服务功能大提升,在此基础上,打通覆盖全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关节脉络”,实现服务成效“3+1>N”。

    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建好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县级阵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三馆一中心”阵地资源集中的优势,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白马文创展示厅、非遗工作室、龙州书画室、阅览室等15个文明实践活动场所,成为宣传理论政策的讲台、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开展志愿服务的擂台、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

    集中优势阵地人力资源,建立健全六大文明实践平台。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打通阵地间的壁垒,逐步建立起了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健康、法律六大文明实践平台。同时,延伸整合了江油关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马文化普及基地等20多个场所作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阵地,让群众参与有去处、文明实践有到处、服务见效有实处。

    完善基层所站服务“网络”,因地制宜走好“关键一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妇女儿童之家等,建设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逐步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中心(所、站)联动贯通的服务体系。其中,平通羌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据民族地域特色,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文化旅游、党建阵地建设相结合,增强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立足队伍建设

    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通过探索“1+N+N”模式,实现志愿队伍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全覆盖。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统筹全县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县级各部门、各乡(镇)组建了9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各村(社区)建立了17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通过建立“8+N”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内容多元化。以群众需求为依据,成立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等8支特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培育了平安建设、应急救助、垃圾分类等多支专业志愿队伍。

    通过打造开源平台,实现志愿成果共建共享。实行资源共享,持续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以文体中心、农家书屋、儿童之家等公共资源为依托,发动退休老教师、老干部、文艺爱好者、大学生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活动,完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活动计划,切实发挥志愿服务网格的作用。

   立足品牌培育

    拓宽文明实践路径

    平武县立足县情实际,突出品牌创建工作,先后打造了具有平武特色的“三大”文明实践品牌,进一步拓宽路径、丰富载体,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

    打造“文明实践+党建引领”品牌。坚持以党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党建,把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进基层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坚持“一年一菜单,每月一主题,每周一落实,每天有活动”,持续开展重点志愿服务项目。

    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以普惠性、特惠性、互惠性为方向,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在金秋·敬老助老”“情系儿童·关爱成长”“关爱劳动者·夏季送清凉”“邻里守望·情暖龙州”等志愿服务项目。

    打造“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品牌。围绕“讲一讲、评一评、帮一帮、乐一乐、庆一庆、赛一赛”等文明实践形式,面向农村群众,聚焦群众所需和生产生活实际,开展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科技等普惠性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开展“菜单式”帮扶上千场次,服务群众近10万人。

    平武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平武县将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拓宽文明实践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切实提高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为平武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贡献文明实践力量。

当前:B4版(2023年07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