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为目标,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文明力量、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突出思想引领,为乡村振兴强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理论武装,明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思路、方向,进一步凝聚“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思想共识。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积极探索理论宣传普及新路径,组建由领导干部、党校讲师、各级志愿者等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编写有主题、接地气、基层群众喜欢听的宣讲提纲,采取“板凳会”“凉亭会”“田间课堂”“舞台课堂”等形式,打造“云宣讲”“邻里佳音共享直播间”等理论宣讲品牌。
要让群众致富有本领,发挥好“一所一站”作用,在产业园区、项目基地、田间地头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声音,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及时传达给群众,提高农民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引导群众明确奋斗目标,找准致富门路,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
突出价值引领,为乡村振兴铸魂
面向农村基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价值理念植入群众心中,是精神文明建设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实践路径。
要紧扣时代主题,强化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基础上,横向融合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功能,纵向整合文化馆、图书馆、农家书屋、儿童服务之家等资源,推动形成文明实践矩阵效应。
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必须要构建数量充足、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志愿者队伍,加大文化、教育、医疗、助老、法律等领域供给,加强科学普及、科技咨询、技能培训,推出更多便于大众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特色品牌,采取谈体会、议成效、评典型、学先进等互动方式,发动农村群众融入志愿服务。
突出文化引领,为乡村振兴赋能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哺育和支撑,也是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抓手。
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深入实施文化浸润工程,高效对接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文化服务,广泛开展“文化大篷车”“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
要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实施以“守护黄河根脉”为主题的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延续中华历史文脉推进工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加大对黄河古村落、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
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乡村产业中,充分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推动非遗工坊、村镇和街区建设,扶持更多、更优黄河古瓷、黄河陶印、沙画、刺绣剪纸等传统工艺特色品牌。
突出舆论引领,为乡村振兴助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引导,主流媒体作为乡村振兴的宣传者、政策的解读者、故事的讲述者、成效的见证者,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在乡村振兴报道过程中,要践行“三贴近”,深入“走转改”,在深刻领会、精心把握乡村振兴事业的基础上,聚焦党建、人才、产业、文化等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推出大量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稿件,增加公众对乡村振兴政策和成果的认同。
要注重以人为本,重点围绕乡景、乡音、乡情、乡德等内容进行针对性传播,深度挖掘鲜活的原创故事,说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让农民们说,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多角度、多侧面讲述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要加强新媒体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社交媒体素养,通过助农带货直播等方式,拓展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成为拉动“云端”经济、带“活”农村、带“富”群众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