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着力营造绿色宜居环境
开栏语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展示社区的亮点做法,分享交流社区在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带动引领更多的社区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即日起,本报开设“社区新风貌”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社区的新风貌。敬请关注。
“这多好啊,院里环境一下子就变好了,看着就心里舒坦。”前不久,看着西什库26号院里600多株盛开的月季花,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西什库社区居民孙淑凤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西什库26号院,是西城区以“绿”为笔,勾勒家园新图景的典型案例。在创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区的过程中,西城区以“绿”为笔,把增添社区“绿色面积”、缔造市民身边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作为建设绿色文明社区的根本任务,坚持一社区一方案,持续勾勒家园新图景。
“闲置角落”变“空中花园”
近日,在金融街道手帕社区的“25℃会客厅”,一场热闹的“融心汇邻”邻里节活动正在进行,来自街道绿化队的园艺老师为居民讲解常见绿植的特点、功用与养护方法,让大家在一堂“养绿护绿公开课”中提升环保意识和绿化技能。
除了现场学习绿植养护知识,动手为公共花园翻土除草外,居民还挑选了自己心仪的绿植花卉,几人一组变身成绿化搭档,承诺将“领养”的绿植带回家,“靓小家”“美大家”,为建设“推窗见绿、低头赏花”的美丽环境助力。
金融街道手帕社区以平房院为主,楼房较少,社区居民的居住空间非常有限,辖区内驻区单位资源较为匮乏。近年来,社区在街道带领下持续推动惠民微空间改造,通过盘活利用闲置空间,重塑推进街巷边角地,居住区闲置地的华丽“变身”,“25℃会客厅”应运而生,如今这里成了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美化建设的新阵地。
从曾经的“闲置角落”,到现在的“空中花园”,“25℃会客厅”经过精心设计、特色养护成为了居民们协商议事、参与活动、交流友谊的美丽基地,更成为了社区提升社会动员力、优化为民服务力的良好平台。下一步,社区将持续发挥“25℃会客厅”的平台作用,以“绿色文明”为主线开展更多绿植养护、环境清洁等活动,助力居民们持续以花会友,让社区开出更多文明之花。
裸地“补妆”换新颜
“社区将大气污染防治与街道‘清美约’行动、社区环境微治理相结合,以日常巡查为基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裸露花坛一键‘补妆’,同时邀请居民共建绿色家园,美化人居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新街口街道富国里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富国街17号楼南侧花坛植被日益稀疏,工作人员排查发现了一处土坑,有沉降下陷现象。在甄别排险的同时,社区吹哨区绿化部门协助进行裸地补植、恢复绿化,让原本萧瑟的花坛一键换装,绿意盎然。
在美化环境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他们平整地面、清理枯枝、合作播种,干劲十足,为共建绿色家园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富国里社区严格落实相关部署要求,在网格巡视、隐患排查和入户走访中,重点加强对居住区绿地、工地裸地、街巷树坑花坛的巡视和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办公,迅速整治。
陶然亭街道壹瓶社区,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采取“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对社区内枯死、损毁的绿化设施进行补栽补种,进一步提高社区绿化覆盖率。经过集中整治,社区绿化景观显得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为进一步培养社区居民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壹瓶社区还陆续开展三场“绿色WE来、环保嘉年华”活动,将绿色文明的理念植进居民的心中。
旧物换绿植携手居民添新绿
近日,在陶然亭街道新兴里社区服务站,一场别具意义的“旧物换绿植”活动正在开展。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册发放处、旧物存放点、绿植兑换处等多个区域,社区工作者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折页、讲解首都义务植树小程序,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社区居民提着平时积攒下来的塑料瓶、废旧报纸等废旧物资,兑换了相应的绿植,一盆盆绿植和一包包花卉、蔬菜种子为大家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将绿色环保理念深植在心中。”社区党委书记王辰雨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旧物置换的活动,引导居民主动清理闲置物品,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化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增进邻里交流,共创绿色家园。”
新兴里社区是平房区、老旧楼房、单位产权楼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楼道堆物、车棚堆物等现象始终影响着社区的整体环境。为引导社区居民共建绿色文明家园,新兴里社区通过居民自治、绿植兑换等方式,引导居民争做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的推动者、实践者,积极探索社区整治模式。
如今,在西城,越来越多的社区正成为富有内涵的风景线、幸福生活的公共空间,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