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赵军
“天气干燥了,他害怕发生火情。”
“起风了下雨了,他担心发生洪涝灾害。”
“每个深夜里,他总是担忧手机突然响起。”
…… ……
大家都觉得,成为“应急人”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小了。他就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局长赵军。因为“胆小”,赵军始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时刻担心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始终把群众希望的灯儿高高举在头上。7月30日,中央宣传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赵军获此殊荣。
安全领域的“定海神针”
2022年3月17日,赵军率队来到资中县葫芦寺矿业有限公司,下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108m水平暗斜井挡车栏处于开启状态。
“这个很危险,串车提升过程中一旦发生断绳、脱钩,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撞坏沿线的电缆、设备,重则将危及下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赵军当场责令矿方立即排除隐患,将挡车装置恢复成关闭状态,并向现场作业人员和陪同检查人员普及违章违规的危害性。
隐患得到及时排除,工友们私下里都说赵军“专业”“懂行”。其实他当时只是个刚入行不到一年的“门外汉”,外人看来的“专业”,是赵军一次又一次下井,积累出的经验。没有特殊情况,每周下井一次,这是赵军给自己定的目标。
“安全生产工作很难,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于一体。”赵军坦言,刚转岗到应急管理局当“一把手”很不适应,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煤矿安全监管,需要紧盯细查每一个环节部位,不能有丝毫马虎,我们背后守护的是万家灯火。”
不同的领域,同样的坚守。
2021年12月13日23时许,接群众举报:资中县水南镇火车站货场旁铁路桥附近有较大液化气异味,疑似发生液化气泄漏。
赵军立即赶往事发现场,会同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对周边燃气管道进行检测。经过仔细检查,燃气管道没有问题,但周遭的气味让赵军放不下心。“今天这事不查清楚,谁也不能离开现场。”赵军撂下“狠话”。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最终确定是一家私人液化石油气作坊向铁路桥附近倾倒约5公斤液化石油气废液。“还好处置及时,不然极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气温较低,液化石油气废弃固化,赵军带着工作人员用了四小时才处置完毕。
自此之后,液化石油气安全将赵军时刻紧绷的神经拉得更紧了。“液化石油气瓶一旦出事就是大事。”赵军坦言,那次事件后,他就在思考如何有效解决液化石油气安全问题。
给上级相关部门报告,走访调研,召开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那段时间,赵军一直在探索液化石油气安全监管新思路。经过反复酝酿、探讨,在他的推动下,与住建部门协商制定了“资中县城区液化石油气集中配送制度”。
集中配送制度的核心是“五专一码”的管理新模式,五专包括专点储存、专业管理、专车运输、专人配送、专业宣传;一码为二维码,对全县液化石油气瓶实行二维码认证管理。只要一扫,就能查看生产日期、厂家信息、气瓶检测时间等安全信息。通过制度的创新,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行为,减少瓶装液化石油气配送环节的安全隐患。
“没有事故就是最大的成绩。”赵军说。
组建一支家乡的社会救援队
“胆小”并不代表赵军没有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勇气。
2022年盛夏,四川遭遇了极端高温干旱天气。2022年8月14日晚8点,资中县双龙镇铧头场村和重龙镇歇山庙村交界处发生1起荒火,已经太长时间没有得到雨水浸润的杂草早已干枯,火势迅速蔓延,现场阵阵浓烟。
离火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有三户人家。“要尽快将火扑灭,不能让村民丢了家园。”赵军负责现场指挥工作,为了解火情,他不断趋近火点,滚滚热浪扑面而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午夜时分,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灾害发生时,怎么才能最快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望着火场留下来的灰烬,还没有好好休息一下,赵军就陷入了沉思。十几个协助搬运打火装备和物资的村民,让赵军找到了方向——动员群众参与,组建一支家乡的社会救援队。
从一个想法到真正落地,困难重重。动员群众加入这个没有工资报酬、还需要自己贴钱补贴生活的队伍是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赵军最先想到的是在2020年一次地震演练上结识的内江市蓝天救援队队员周红军。2022年10月,当接到赵军电话时,周红军认为从零开始组建一支队伍难度太大,第一时间拒绝了。
赵军没有放弃,拿出了上百页的计划书,包括组建方案、运营模式、装备人员、训练内容等,经过5次游说后,周红军终于松口,成为救援队第一个“入伙”的队员。跟随周红军的步伐,10多名分散各地的资中籍救援队员纷纷加入,成为了这个后来被称为资中天雷救援队的核心班底。
在赵军的努力下,资中天雷救援队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70多名队员。最终,这支由赵军组建,包含退役军人、公务员、医护人员、警察、企业家、滴滴司机、国企职工等70余名志愿者的资中天雷救援队于今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队伍建起来了,如何运转?赵军说,在资中县9个乡、24个镇都配备2-3名队员,一旦发生险情,由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调度险情研判,若要出险救援,便由应急管理局命令调度救援队,通知队长按照就近原则派员第一时间进行救援处置。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队员平时根据工作生活时间安排参加水域救援、火灾扑救等训练,一个阶段训练一个科目,等到该阶段科目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训练。
“取名为天雷,就是想体现救援速度,时间就是生命,与时间赛跑。”赵军说。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者
2020年8月中旬,受沱江上游暴雨影响,资中县鱼溪镇麻柳河水位迅速上涨,沿河村社200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面对滔滔洪水,时任资中县鱼溪镇党委书记的赵军冲在救援一线。街道上水深接近1米,救援车辆无法通行,赵军立即拽住一名挖掘机驾驶员,自己也跟着跳进挖掘机铲斗,沿街搜救被困群众。
河对岸的村子受灾最严重,许多房屋的一层被完全淹没。为尽快将被困群众转移出来,赵军跳上皮划艇和救援人员一起到河对岸参与搜救。
那次救援中,赵军不小心摔了一跤。他忍着伤痛和同事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直到帮助清理完垃圾和淤泥,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才到医院检查身体。检查后发现,2根右侧肋骨已经骨折。了解到赵军受伤的过程后,给他做检查的医生说:“我从医20余年,第一次见到2根肋骨骨折还能坚持工作好几天的‘铁人’。”
自从到资中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以来,赵军深刻体会到了应急人“如临深渊、如坐针毡”是什么滋味。而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赵军缺席了家人很多重要的时刻。
“搞不赢”“你多担待”,这是妻子何艳从赵军口中经常得到的回答。大多数时候,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何艳一肩挑。
对母亲的愧疚成了赵军终生的遗憾。2020年8月中旬在抗洪抢险一线的赵军,接到妻子电话,才得知母亲在家中昏倒,已被120接走。“当时以为是老毛病了,我只说了一句我晓得了,就继续组织救援。”赵军说,直到洪水退去,他安排好所有后续工作,才抽空去医院看望母亲。
“还是很遗憾,如果当时我在身边,能够及时把她送到医院救治,也不至于造成大面积颅内出血而生命垂危。”赵军说,后来他在医院陪伴母亲直到老人去世,这段时间,是他参加工作以来,陪伴母亲最长的时光。
“我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平日里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内心会很踏实,干应急这件事值得做下去!”赵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