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凝心聚力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邻里之间遇纠纷,邻里帮帮团“在线”调解;想在家门口学唱歌、学跳舞,自乐组织免费教;改裤脚、缝被单、修家电,便民志愿服务队一个电话就上门……近年来,随着三级邻里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河南省洛阳市越来越多的“三自”(自治、自乐、志愿)组织聚沙成塔、聚木成林,以社区“内循环”“内驱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自治组织助力激活基层治理“内驱力”
“任师傅,你来给我评评理!”一大早,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利民街社区黄委会家属院居民白玉文气冲冲地走进了社区邻里中心“任师傅邻里帮帮团”工作室。白玉文所居住的黄委会家属院是老旧小区,居民停车区域多在地面上,近来,随着小区居民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停车难问题愈演愈烈,她的车经常因为前后车辆停得略微松散而无法停进车位。这一次,她的车位又被人占了半个。
白玉文口中的“任师傅”是黄委会家属院党支部书记任相云,也是利民街社区邻里中心自治组织“任师傅邻里帮帮团”的负责人。“这事儿我听明白了,我提个方案,你看行不行?”任相云劝说道,“我和其他志愿者联合社区、小区物业一起去现场查看,首先看看是否还能多划出一些停车位,其次看看可否在每个停车位上都安装个挡轮杆。”对于“任师傅”的提议,白玉文颇为满意。
利民街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利民街社区共有22个居民庭院,其中多为老旧小区,平日里涉及各类生活琐碎的邻里矛盾较多。为此,在社区邻里中心运营后,他们便着力组建、孵化社区自治组织,“任师傅邻里帮帮团”就这样应运而生。
依托邻里中心平台孵化自治组织激活基层治理“内驱力”的故事,在洛阳比比皆是。伊滨区永泰嘉苑邻里中心孵化成立“邻里调解帮”“红白理事会”等组织,激发群众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涧西区重一社区邻里中心组建“解疙瘩”志愿服务队,帮助百余名居民解烦忧……
小人物实现“大梦想”,志愿组织来帮忙
如果将邻里中心比作一片沃土,那么社区“能人”就像精心发掘培育的“种子”,各个志愿组织则是种子发芽成长后拔地而起的林木。
“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实现旅行的梦想。”近日,瀍河回族区君澜湾社区居民牛玉红将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送到了社区志愿者纪勇的手上。
牛玉红年过五旬,是一名下肢残疾的残疾人,常年出行依赖轮椅的她,心底一直埋藏着一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本以为梦只是梦,直到遇到了纪勇。纪勇除了社区志愿者身份外,还是市公交集团四分公司的一名车长,在了解到牛玉红的心愿后,他主动牵线搭桥,助力开通“圆梦专线”,并用时5个小时背着牛玉红登山圆梦。
“这是我们立足社区积分兑换机制和崇善氛围,充分激发‘社区能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的一次成功尝试。”君澜湾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纪勇的带领下,社区成立了一支定制公交志愿服务队,并上线了‘坐着公交游洛阳’项目,截至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已先后服务社区群众32次,超1000人次受益。”
如今,在洛阳,越来越多的群众在邻里中心的平台上圆梦。在洛龙区,涌现出“龙瑞大叔”“有事找小今”等一批特色志愿品牌队伍,带动10余万名群众积极参与筑梦、圆梦等活动;在涧西区,“爱心手拉手”志愿服务队、“缝缝补补”志愿服务队等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获得幸福感…
自乐组织欢乐多,熟人社区“生根发芽”
近日,洛龙区英才社区邻里中心内一派热闹景象,一堂由社区书画院志愿者组织的牡丹写意书画课正在进行。英才社区书画院自2016年8月成立以来,以满足社区居民身心需求为导向,长期开设书法、绘画、篆刻、剪纸等培训课程,书画院志愿者服务队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培训课程涵盖书画课、戏曲课、模特课、汉服课……如今,在洛阳大大小小的邻里中心内,由各类自乐组织牵头的志愿服务课程,不但将邻里中心的课表挤得满满当当,更是把群众的悠闲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随着“三自”组织各类活动的日常化进行,让许多原本陌生的邻居成了朋友、伙伴、闺蜜,“邻里有问候、对门常往来、好事共分享、困难能相助”的熟人社区正在洛阳的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随着洛阳市三级邻里中心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邻里中心的“孵化器”作用进一步凸显,接下来,洛阳市将在邻里中心平台培育孵化更多“三自”组织,后期将依托邻里中心阵地开展活动,从而吸纳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凝聚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赋能打造文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群众“‘三自’组织在身边”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