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益求精铺就工匠之路
——记“高新工匠”伍太
◎本报记者 周洁

 

    人物名片>>>>

    伍太,男,汉族,1986年出生,四川彭州人,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员工,主要从事大型石油储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研发和带油安装工作,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一级消防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曾获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劳动能手”、成都高新区“高新工匠”称号;获评成都市“共建幸福美好·雏鹰计划”青年科技人才;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申请国家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并在消防行业权威杂志《消防科学与技术》等刊物发表论文2篇,完成四川省省院省校重大科学技术成果1项,省级科技成果2项。

 

    7月的深圳热浪滚滚,开启了“蒸烤模式”,进入一年中的最热时段。出门走一走就会汗流浃背,而伍太却顶着这样的高温,在深圳的一处项目工地上忙碌着。他8点出工,到晚上11点左右才收工,每天工作约15个小时。“主要负责日常管理、技术质量把控、监督,安全生产管理等等。”作为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伍太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地点总是在项目工地的室内外来回切换,“室外体感温度在38℃左右,地面温度在50℃左右;室内施工环境密闭,空调还未启动,温度在60℃左右,进入室内就像进入了蒸笼一样,闷得难受。”

    尽管工作很辛苦,但伍太却乐在其中。“看到项目在自己的手里一点点完成,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立志

    要做,就做行业尖兵

    “我从小就对机械设备感兴趣,觉得像‘随身听’这些小玩意儿,几个小零件就能播放音乐,很有趣。”因为这份兴趣爱好,2005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伍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之后,他被九江学院录取。也是因为这份热爱,伍太的大学求学路走得格外专注、踏实。大四下学期的一段实习经历更是让他立志“要做,就做行业尖兵”。

    大四下学期,伍太进入一个军工单位实习,当时,一名老师傅精湛的技艺震撼了他。“师傅站在机床边,光听声音就能判断出设备损坏的零部件是什么,真的太厉害了!”伍太回忆,“我当时人都愣了,从那以后我就立志,自己将来也要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平。”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伍太都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定下的目标——“要做,就做行业尖兵。”

    钻研

    把每个项目做到最优

    伍太目前主要从事大型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及高端制造项目的消防安装管理工作。从入行到现在,他在设计、施工、售后维保以及现场管理等多个岗位工作过。

    “我从事这项工作已经10年了,大型石油储罐的工作是在10万立方米的外浮顶石油储罐在带油工作状态下安装设施设备,高端制造项目的消防安装主要是在200万级的洁净环境中安装消防设施设备。”对于伍太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从源头解决火灾影响,为国家芯片制造行业提供消防保护。”

    把工作当使命。伍太在工作中始终认真负责,刻苦钻研技术,力求把每个项目做到最优。在伍太看来,“思想决定高度,事务不分大小。做一件事就必须尽善尽美,不能把任何一点疑问带到下一个项目中”。靠着一股“不服输、肯钻研”的劲儿,他成为了专业技术上的“行家里手”。

    2013年,伍太参与研制了首台大型石油储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同年在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T036号罐安装应用获得成功,并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10年间,他先后参与了中海油、长庆油田、河南油田、大庆石化、营口港、大连港、青岛港、长兴岛港口、青海油田、延长油田、中石化西北油田、大连中石油储备库、大连中石油保税库、东营原油储备项目等石油储备库400余套大型石油储罐的系统安装,共为公司创造了3个多亿的经济收入。

    授业

    把工匠精神传下去

    “我要把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尽快成为企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2015年,已经成为“行家”的伍太开始带徒弟,至今已经培养了10人。他乐于授业解惑,手把手地教徒弟们技术,遇到问题现场讨论、解决,使他们能够较快地独立开展工作。伍太从不藏私,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帮助每一个有求知愿望的青年员工。

    为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公司工会的支持下,2021年,以伍太名字命名的“伍太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了。工作室现有成员7人,均为公司大型石油储罐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安装技术人员。伍太说,自从工作室成立后,他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沉淀钻研,做好‘传、帮、带’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当前:B1版(2023年08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