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季,乡村移风易俗正当时

 

    编者按>>>>

    又是一年升学季,莘莘学子即将开启新的征程。连日来,在广大农村,紧盯开学季,推进移风易俗,抵制“升学宴”“谢师宴”,遏制“人情风”,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大力弘扬纯粹、纯朴的尊师重教风气;同时,开展奖学助学活动,表彰优秀学子,勉励他们胸怀理想、锐意进取、回报家乡和社会。本期乡风文明刊发三篇来稿,以飨读者。

    湖北竹山县宝丰镇  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

    本报讯(朱本双)“各中小学、幼儿园:中考高考升学时,金榜题名人皆知;尊师重教不在‘宴’,党纪法规记心间。请大家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相关规定,严禁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带头移风易俗,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请将以上信息转发至各校教师群,提醒全体教职工落实相关要求!收到请回复!”8月11日,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学校校长张赐东在宝丰教育政务群里下发通知,各校迅速抓好落实,要求全体教师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

    据张赐东介绍,今年中考、高考早已尘埃落定,金榜题名的考生即将步入更高学府,走向人生新的起点,这是千家万户的大事、喜事。一些学生家长为表达喜悦之情和对老师的谢意,正酝酿着张罗“升学宴”“谢师宴”。有的盲目攀比、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升学宴”“谢师宴”变成“攀比宴”“敛财宴”,宴会成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高风险点。这既给自己及他人增加了经济负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塑造,也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宝丰镇中心学校早着手、早宣传、早教育,利用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向全体教师常态发布温馨提示:要自觉抵制物质化、人情化、庸俗化的庆贺方式;倡议“一个电话表谢意”“一条短信送祝福”等等,争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树立人民教师清廉从教的良好形象。

    四川仪陇县福临乡  乡政府举办集体升学礼

    本报讯(刘远华 唐明平)为倡导文明新风、革除陈规陋习,助推农村新民风建设,8月9日,四川省仪陇县福临乡召集今年考上大学的59名学子,举办了首届别开生面的大学生集体升学礼,通过参观烈士陈列室和新农村建设、签订承诺书、发放助学金等方式,向陈旧的“升学宴”和“谢师宴”说“不”,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转变观念,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

    当天一大早,福临乡便组织车辆将学子们带到插旗山村,来到即将竣工的陈光第烈士陈列室前,接受红色教育;随后走进宝瓶村、柏林村、建华村,通过听介绍感受家乡的变化。

    参观完烈士陈列室和新农村建设后,学子郭倩辰表示:“缅怀先烈才能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将在未来四年的大学时光里,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很高兴能够凭借参加这次集体升学礼的机会,参观新农村的建设,我看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大学毕业之后,一定会投身于家乡建设。”学子余婕说。

    当天,在福临乡政府礼堂举办的升学礼上,仪陇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福临乡党政负责人,为郭倩辰等59名学子发放了由福临乡贤商会赞助的奖学金,并颁发荣誉证书,勉励学子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积累专业知识,争做文明之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学生及家长代表现场签订了《拒办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

    福临乡用集体升学礼代替传统的“升学宴”和“谢师宴”,不仅让莘莘学子感受到金榜题名的仪式感,还帮助乡亲们认识到有效遏制人情风的必要性。

    学子家长徐成全说:“用集体升学礼这种办法,祝福考上大学的孩子,特别有意义,让他们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接受思想教育,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感恩党的好政策。这比起吃喝一顿的‘升学宴’‘谢师宴’仪式感更强、更纯粹,希望以后多办这样的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我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心里非常高兴,乡里为我们举办集体升学礼,我会积极响应乡政府号召,回家以后不会再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一余姓家长表示。一张姓学子认为,“没有举办‘升学宴’‘谢师宴’的必要,用假期去外面旅游,领略风土人情,开阔自己的眼界,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会更有帮助。”

    福临乡党委书记龚文珍表示,举办集体升学礼,旨在引导学生及家长以文明方式表达对老师和亲友的谢意,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借机敛财等歪风陋习。下一步,他们将全力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提升全乡乡村治理水平,让集体升学礼这样的文明之风吹遍全乡,吹进群众心里,切实减轻群众的人情负担。

    贵州黄平县新州镇  小村寨发放升学奖学金

    本报讯(潘江平)8月4日,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黄飘村委会会议室热闹非凡,掌声不断,黄飘大寨奖学金第四届颁奖典礼如期举行,今年考上高中、大学的36名苗寨学子身披红绸带,走上领奖台,接受黄飘大寨奖学金理事会、村党支部及乡贤颁发的奖学金和荣誉证书,接受黄飘苗寨父老乡亲的美好祝福。

    “像这样的奖学公益活动,我们黄飘通过‘党建带团建+乡贤’的方式,已经连续举行了四年,主要是针对考上大学、高中以上的本村莘莘学子,进行一次性现金奖励(188元至8888元不等)。”党员志愿者、黄飘大寨奖学金发起人之一潘胜贤介绍,今年共计发放奖学金3.7万余元,获奖学生共计36人,4年来,累计发放9.1万余元奖学金。

    “今天获得这个奖学金,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父老乡亲对我努力的认可。感谢黄飘父老乡亲给予我的奖励和鼓励,我将竭尽所能,早日学成归来建设家乡。”今年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的学子潘永军激动地说。黄飘大寨奖学公益事业为整个苗寨带来了喜悦和自豪。

    据悉,黄飘村属苗岭山区一个典型的苗寨,村民淳朴、憨厚、勤劳、热情,民风民俗良好。自古以来,黄飘的父老乡亲保持着一股不成文的拼劲,不比物质比学习,全村300余户,人口1800余人,通过读书走出去的,目前累计已800余人。其中有很多家庭是“满堂红”,子女个个考上大学,陆续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据了解,今年黄飘村参加高考人数为18人,全村15人考取本科以上(其中2人考上“985”“211”高校)。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莘莘学子的刻苦努力,更离不开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潘胜贤表示:“历来,我们黄飘就有倡文明树新风、‘不比物质比学习’的良好村风寨风和家风,给准大学生和准高中生颁发奖学金,不仅仅是捐资助学奖学,也是在营造一种正能量的教育氛围,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接受到更高的教育。”

 

当前:B3版(2023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