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掌控感”还给孩子
◎ 孙秀华

 

    “赶紧去做作业,赶紧去练字,赶紧去阅读……妈妈你为什么总是命令我呢?本来想写的,一催我就不想写了,真的很烦人啊!”一个孩子曾这样对我倾诉。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停催促和控制孩子,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何为“被动废”

    “被动废”就是本来很主动且很愿意干的一件事,一旦被父母催促,孩子立马就出现全方位的抗拒。同样的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去做,一旦被父母催促去做,会瞬间失去内动力。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不可过度包办、代替、控制。

    因为被信任,所以更自信,更自觉,更自律,更自强。其实,不少孩子是越催越慢的类型,父母的过度焦虑、过度催促,只会导致孩子的被动依赖,你催一催,我就动一动,你不催,我就不动;更可怕的是你说东,我偏向西,亲子强烈对抗,可见,“被动废”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让孩子走向颓废。

    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是发自孩子内心的自觉和自省,所以,父母要给予孩子信任,适度地关注,把“掌控感”还给孩子,把成长权还给孩子。

    父母要学会放手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超限效应”,指的是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也是如此。父母干预、逼迫得越多,孩子反而越被动、越差劲,甚至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那些能够自律的孩子,一定是拥有主动选择权的孩子。

    “你是我的孩子就得听我的,我是为你好。”这种颐指气使的霸道言行,严重影响了和谐亲子关系建立,更容易出现“被动废”的情况。好孩子不是催出来的,父母只有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才能让孩子放开手脚去做更多更难的事情,才有机会取得更高更好的成就。因此,父母不妨学会放手,做好陪伴者、欣赏者、指导者,计划让孩子自己去制定,决策让孩子自己来拿,评价让孩子自己来进行——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被信任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学习效率是高效的,成就感是爆棚的,幸福感是满满的!

    父母要学会鼓励

    孩子的自律性来自其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自律性就越强。鼓励是最美好的祝福。焦虑的父母看孩子时总会戴上“放大镜”,挑刺成为常态。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满眼都是毛病,不停地指责,孩子就慢慢地朝着其训斥的那个方向发展了。《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很有道理: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责备使人退缩,鼓励使人前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切记,父母的鼓励容易让孩子热血澎湃,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催促则很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缺乏动力。

    父母要学会闭嘴

    和孩子一起列好规则与任务清单,供孩子自己选择,父母只闭嘴观察。

    父母总希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夙愿,或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耳提面命。其初衷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往往不如人意。在高压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的表面看起来优秀、乖巧、听话,内心往往不自信、压抑、委屈;有的孩子为了迎合大人,得到认可、喜爱和夸赞,学会了察言观色,隐藏个人喜好,压抑自己的情绪、个性,最终失去自我。父母与其喋喋不休,不如立身示范,潜移默化,孩子身边的榜样力量更是无穷的。

    由“管”到“少管”再到“不管”,逐步放手,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教育规律的珍视。放手不是不管他,也不是不爱他;放手是在孩子学步跌倒时,不要急着把他抱起,而是给他鼓励;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替他解决,而是给他建议。真正的爱应该是尊重、接纳和支持,而不是控制、说教和否定,焦虑的家长不妨学着把“掌控感”还给孩子。

 

当前:6版(2023年08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