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近年来,青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积极激发“头雁效应”,形成整体合力,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推动基层党组织筑牢根基,提升质量,聚力赋能,打造有本领、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队伍,以点带面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本期,我们分享三个地方的治理故事,以此为样本,共同见证大美青海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海北州门源县: 党建引领,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子
◎ 贺永魁
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聚焦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推进组织建设、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疏通乡村发展脉络,探索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子。
激活组织,让村庄强起来
“这是一场工作的较量,也是一场实绩的比拼,在这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擂台赛中,各村党支部书记亮答卷、授经验、展思路,晒出了工作成效,比出了担当干劲,赛出了形象风采。在观摩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外也学到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这是今年门源县创新开展“岗位大练兵 擂台大比武”活动后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真实感想,也是门源县点燃头雁激情、激活一池春水、汇聚乡村振兴组织之力的生动写照。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门源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县组织工作要点和基层党建“守正聚力 赋能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凝心铸魂”“聚力赋能”“固本创优”三项行动,推动基层党组织筑牢根基,提升质量。
“今年以来,我们锚定基层党组织提质提标,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六个一’活动,梳理汇总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14条,制定整改措施30条。投入102万元解决村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和维修、乡镇党校培训经费、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重难点问题。全力推进乡镇基层政权‘十有’工程落实落地。目前,乡镇党校、便民服务中心等9项内容实现全覆盖。”门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马玉祥说道。
门源县启动运行了“一脉同根生·甘青一家亲”党建联盟,全力构建甘青两地毗邻县、乡、村三级协同发力“共同体”。持续升级优化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东川镇寺尔沟村党群学教中心、泉口镇旱台民兵连等组织生活共享阵地,不断丰富党员教育载体。
干群合力,让村庄美起来
8月的门源,绿树成荫,麦香四溢。在阴田乡大沟脑村,一支由党员干部和群众自发组成的“施工队”用实际行动扮靓山村。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整治一直是个难题。今年,在上级组织部门和乡党委的带领下,我们到其他州县观摩学习后,与村干部商议,以党员活动室周边为起点,以党员干部为主力,多渠道筹集建筑材料,对环境卫生差的区域进行整治,建设文化墙,逐步扩大范围,争取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村容最大的改变。”大沟脑村党支部书记朱发山说道。
这是大沟脑村“一砖一瓦里的初心故事”的延续,也是门源县乡村建设“小”中见“大”的缩影。
今年以来,门源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三清三改”目标任务,制定出台《门源县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门源县推进乡村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大饮水保障力度,逐步解决村庄道路问题,积极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通过项目建设引领、“一治两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从“小”处着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扎实推动乡村建设“大”变化,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用活资源,让村庄富起来
门源县仙米乡桥滩村依托仙米国家森林公园,在上级的指导和帮扶下,着力打造聚阳沟景区,让资源活起来,带动集体经济增收、群众致富。这是门源县逐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益探索之一。
近年来,门源县坚持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制定印发《门源县村集体经济巩固提优“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从明确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扶持、聚焦队伍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健全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制定发展措施22条,做好“一村一策”,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储备项目286个,推动门源县村集体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档升级。
同时,积极盘活闲置资源,构建“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牧+旅游+服务”多元化产业,打造城市微度假房车露营主题公园,万只藏羊、万头牦牛养殖基地,林麝养殖基地和环保型免烧砖生产线等项目,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实现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果洛州班玛县: 多措并举锻造有本领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
◎ 王兵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把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举,在筑牢思想根基、强化专业能力、抓牢平时考核、坚持严管厚爱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着力锻造有本领、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队伍力量。
班玛县聚焦政治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面向“一把手”、新任职干部、年轻干部等群体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坚持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要求,把干部队伍配备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把各乡镇、县直机关各单位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干部纳入全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把加强实践锻炼作为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每周三集中学习、乡村振兴政策知识定期测试等相关制度。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按照“抓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课堂+帮带”等方式,从“平台搭建+共建共享”“党性锤炼+强基固本”“经历补缺+实践提能”三个方面强化业务能力。
结合工作实际,整合考核事项,聚焦重点内容、考核方式和结果运用,以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为考核的定向指标,推动干部根据各自工作岗位实际内容确定工作目标。精准设置考核指标,细分岗位,定岗定责,积极构建“共性+个性+动态”的多维度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能上能下直接挂钩,对个人实绩突出的,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形成实绩考核用人导向,让基层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上受锻炼、增才干,强化担当作为。
严格落实单位干部职工请销假审批和报备制度,明确请假范围、审批程序、报备制度,采取周统计、月公示、季报告、年汇总四项举措,建立统一台账,将干部请、销假情况与评先评优和责任追究相结合。主动了解掌握乡镇干部面临的急难问题,并严格落实干部休假、疗养、体检制度,探索建立县乡两级干部保健员队伍,补齐干部身心健康保健工作短板。不定期召开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了解乡镇干部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化解干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西宁市黄家寨镇: “五心”同频,打造幸福乡村
◎ 谢贤明
近年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积极打造“一轴两翼聚合力,五心共添党旗红”党建品牌,推动高标准党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着力打造幸福乡村。
倾心筑牢支部堡垒。充分发挥22个村(社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建引领力变为发展驱动力。通过党员发展全过程记录,党员教育全周期覆盖,党员管理全链条强化,党员责任全方位压实四项举措,从严从实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成立“党员先锋队”,在人居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安置、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排头兵作用。
精心培育特色产业。通过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着力打造“党建+产业”模式,构建光伏、商铺、水厂、生猪养殖等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让村民搭上致富顺风车。
用心建设美丽村庄。按照“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垃圾处理体系,压实“党支部—党员—保洁员”网格责任,对村内垃圾站、卫生死角等重点区域划分责任区。落实月检查、季评比制度,运用好村级活动阵地“红黑榜”督促激励机制。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实行违约和守纪考评,结果作为优先审定小额贷款、评定“五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
暖心开展志愿服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着力建强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清洁村”“金凤归巢”“青蛙有话说”等特色品牌活动。
同心夯实基层治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加强“党建+治理”网格一体化建设,配齐配强村(社区)网格员,织密治安防范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落实“十户联防”机制,组织群众开展基层治理和邻里互助,做到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