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市:让市民“转角”遇见美
◎ 余萍 张平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2年8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启动打造高颜值“白菜心”、争创“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一年来,马鞍山市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在道路保洁,公园广场、公厕管理等领域发起“八大攻坚战”,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如今,城市越来越干净,越来越宜居,更多的城市之美在不经意的转角处与市民“相遇”。

    围绕干净指数提升,从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做起

    清晨的花雨路上,小型冲洗车、新型清扫车等轮番上阵,有条不紊地清扫落叶、灰尘,冲洗路面、侧石。“我每天上下班都路过花雨路,这几个月来变化特别大,路上边边角角都很干净。”市民王旭说。

    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经验,马鞍山市大胆探索道路清扫保洁体制改革。今年7月,随着主城区新一轮道路保洁企业进场作业,主城区开启了“道路保洁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实行“到边到角”的一体化保洁和“八净八无”的作业标准,保洁作业更加精细、打扫范围覆盖更广、机械装备配置更全。针对“偏远”“扬尘”“水淹”等道路,城管部门开展了专项“拓荒行动”,组建“环卫突击队”对泰山大道、向山镇矿山路段、天门大道的道路扬尘、绿化带积尘等问题进行整改,通过增加作业频次、开展高压冲洗、人工作业清掏措施,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

    城市客厅是争创“最干净城市”的核心空间。今年以来,马鞍山市对标“公共环境无死角、城市家具无污渍、水体清澈无垃圾、道路保洁见本色、绿化绿地见景观”,以花雨广场、大华商圈、万达商圈等人流聚集地为突破口,着力在主城区打造10个可以“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构建干净整洁美观的城市生活圈。

    围绕精细化管理,从城市治理难点攻起

    创建“最干净城市”绝非易事,必须聚焦难点治理,集中项目攻坚,切实把“最干净”的塑造过程转化为“最幸福”的民生体验。

    马鞍山市把向山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态修复工作纳入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通过一系列举措,昔日废弃的垃圾场完成了从生态“疮疤”向生态绿地的华丽蜕变。今年6月,向山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态封场项目竣工验收,站在“两山亭”放眼望去,整个山坡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百日草覆盖,成为马鞍山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新亮点。

    厕所方寸小,民生事为大。一年以来,马鞍山市打造50座“最干净公厕”,实现公厕面貌大提升。

    围绕人性化服务,从提升城市品质改起

    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马鞍山市城管部门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水平,让市民更直观地感受“最干净城市”创建成果。

    马鞍山市充分利用城区边角地、闲置地块见缝插绿,结合城市微更新,打造“马小白”特色品牌。重点围绕校园、交通节点、综合公园等人员密集点位,科学设置公园分区,增加廊亭、公厕及附属器材,满足市民锻炼健身、亲子休闲等综合性需求,改造提升不少于30座功能齐全、环境亲民的主题口袋公园,让居民出门就能享受绿地、亲近自然。如今,全市已建成开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80余处,主城区新建的一批口袋公园即将竣工。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城市道路也实现了景观提升。雨山路、湖东路、桃源路等主要道路岛头增景添绿,4500平方米的花境种上了绣球、向日葵、马鞭草等,层次分明、节奏明快;雨山路、湖南路隔离带分布着1000余组护栏花箱。

    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还体现在服务水平上。珍珠园驿站是马鞍山市打造的首个共享型城市综合驿站,其前身是一座垃圾转运站。经过改造提升,它不仅成为城市“悦书房”,还为户外工作者和市民提供免费热水、加热食物、临时休息、应急救助等多项便利服务。据了解,2023年,马鞍山市将有10座这样的驿站落地。

 

当前:B1版(2023年08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