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我似乎从未拥有过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书房。
儿时的我,生长在一个边陲小镇,家境虽不宽裕,难得的是住房还算宽敞。一家四口人,住在父亲单位的住宿楼里,所以自记事起,我就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卧室兼书房。在这个空间里,放有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个小书柜,简简单单,也算大致勾勒出每个读书人都向往的书房的模样。
遗憾的是,那时的我并没有书可以放进这个属于自己的书房。直到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夏天,我出于好奇从父亲存放工具书的书柜里,找出几本闲书,躲进自己的房间有模有样地学着父亲平时看书的样子翻看起来。
从此我就一头扎进书的世界,对书着了迷。我把那几本早已被翻得皱巴巴的闲书放进自己的书柜,无论何时,只要想看书了,就会取出来看。记忆中,有无数个午夜我突然醒来,因为惦记着书中的某个情节,就会起身坐在床上看。窗外有时有月,如水的月光流淌到床上,至今我还记得在时光深处荡漾着半床明月的美丽意境。
从那时起,我爱上了读书,走到哪里都会带上一本喜欢的书,甚至和父母外出时也会带着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落低头翻看。对我来说,无论什么地方都是书房,都能让我瞬间沉浸在书的世界。
那些与书相伴的时光,是一段明亮又温暖的永恒记忆,一直照亮着我的心房,而那些书中的世界则牢固地搭建起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堡垒,在里面,我可以时时幻想着书以外、书房以外、小镇周围层层叠叠的山以外的世界;也可以卷缩着,聆听内心的声音,咀嚼生活的滋味,或沉思,或欣喜,或跌宕。
总而言之,如果说书房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浮世喧嚣中,牢牢地守住自己心灵的安静一隅,那一本本精彩绝伦的书,就是一扇扇世界之窗,令我敞开心胸,去拥抱高远辽阔的世界,同时,不断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回归到恬静、质朴的灵魂深处。
有了与书长相厮守的时光,自然也就有了相濡以沫的感情。如今年过不惑,我仍然把闲暇的大部分时光都消磨在书里。对书,对书房,我依旧保持着最初的热情。书房对我来说依旧不是固定的场所,带一本书上路,始终是我多年不变的习惯。
事实上,只要手中有书,哪里都是书房。有书相伴,即使生活再逼仄仓促,也能在车水马龙的世界中开辟出一条清幽静寂的小径,通达幽远的心灵深处。
时光流逝,在书房里,岁月,从未有此刻般安详,自己,从未有此刻般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