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开栏语
从城镇社区到乡村牧场,从三江源头到河湟谷地,从雪域高原到柴达木盆地,行走在大美青海,处处都能感受到拂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力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即日起,本报推出“走进青海”专栏,通过记者对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深入采访,多角度展现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亮点和成果,敬请关注。
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因位于黄河上游第一湾南部而得名。自1953年自治州成立以来,全州人民齐心协力,求发展、谋幸福,70年来,黄南州蓬勃发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民安居乐业,不断擦亮“山水黄南”名片。
“加”青添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这里的一切悄然苏醒。风从天边而来,拂过河谷草甸,广袤的草原上牦牛如黑珍珠般撒落,河畔有野兔悄悄冒头,飞鸟从头顶掠过,影子和阳光一起落在河面上,折射出一片粼粼波光。
“生态好不好,野生动物们会告诉我们答案。”55岁的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管护队队长斗格加说。他饮着洮河水长大,见证了洮河源区域多年来的生态变迁。“环境变化太大了,曾经裸露的黑土滩重新覆盖上茂密的青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越来越多。我在湿地公园巡逻、捡拾垃圾时,见过藏原羚、狐狸、黄羊、胡兀鹫……”斗格加说着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拍摄的各种动物。
自2013年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以来,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和保护项目,在筹建期间修复了42处退化湿地,拆除了水电站和采沙场。
青海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公保才让自豪地告诉记者,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湿地面积逐年扩增,面积从原有的28%增加到现在的36%,动植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鸟类种类新增5种,阔叶类植物新增9种。
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美丽图景是黄南州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行动中描绘下的生动一笔。黄南州全境属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黄河黄南段干流长度257公里,占青海省境内黄河总长的15.17%,是青海省唯一全境纳入黄河流域的州,是“中华水塔”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70年来,黄南州坚持生态立州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建设“山水黄南”,坚定不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南州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统筹推进各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不断加大黄河黄南段的保护力度,全面推进黄河、隆务河、洮河、泽曲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目前已划定黄南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6484.55平方公里,占全州行政区面积的35.58%。
黄南州、河南县、泽库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河南县成功入选“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如今的黄南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呈现出一幅海晏河清、碧草连天、生机勃勃的大美画卷。
治污“减”排 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微风吹过,河面上泛起涟漪,成群的水鸟在宽阔的水面上嬉戏,鱼儿在清澈的河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这样的画面是尖扎县德吉村农村污水处理厂区旁的日常景象。德吉村的生活污水要在德吉村农村污水处理厂经过先进的工艺处理,彻底变成清亮无味的净水,才得以流入黄河。
“污水治理让村里环境大变样。”德吉村村民达巴开心地告诉记者,“以前,大家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庭院,既引来了蚊蝇,又污染了环境。现在,生活污水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处置,达标后再排放,村里变干净了,黄河变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来旅游的人也变多了。”
德吉村的“改头换面”得益于尖扎县推动污染防治走深走实。近年来,尖扎县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村庄污水治理项目,在城乡接合区配齐污水收集管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在人口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村庄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尖扎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才本加介绍,尖扎县坚持常态化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工作职责,加强河道两岸管理,积极开展“携手推进大保护、共同治理母亲河”、河道“清四乱”、河道生态基流、河道采砂、入河排污口、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谋划实施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及尖扎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河东移民村、康杨镇等地区污水处理厂等各类治管项目,县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础设施逐步健全,33个沿黄村落污水管网实现覆盖。
蜿蜒绵亘的黄河水,见证了尖扎县乃至整个黄南州治污减排的深刻变革。面对“绿色大考”,黄南州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出发,从保护一片蓝天、一泓清水、一块土地开始,全方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黄南州严格实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安全监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境内主要流域监测的9个断面水质均达或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标准,6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全方位“体检”专项行动,扎实推动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任务,确保黄河流域黄南段河湖面貌明显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涉及问题整改全面清零,河道基本实现无垃圾、无直排、无碍洪、无违建、无违采、无损毁的“六无”目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扎实推进,偏远乡村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此外,黄南州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高标准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全力推进农牧区移民搬迁点污水收集处理等工程,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融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废示范创建等工作中,形成因地制宜的农村污水治理经验,示范引领全局,以点带面,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乘”风破浪 以绿色发展 释放“生态效益”
位于黄南州尖扎县黄河公伯峡沿岸的扎玛当,藏语意为“灌木滩之下方区域”。这里曾经沟壑密布、植被稀疏,土地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一度被当地村民形容为“种树不见绿,造林不见林”。但就是这一片撂荒地,如今却满山翠绿,花果飘香。
黄南州尖扎县水土保持站站长角加才让介绍:“2019年,这片区域被列入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政府投入700多万元实施坡耕地改造、营造乔木林和经济林等水土保持措施,并利用‘水土保持+精准扶贫’模式,助力当地村民脱贫增收。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39.92公顷,造林59.92公顷,经过‘改造’后的扎玛当焕发出新的生机,桃子、苹果等经济林‘点绿成金’,做到了‘春赏花秋结果’。”
不仅是扎玛当小流域,近年来,黄南州持续治理荒地、荒坡,通过种植观赏林木及经济林木,在使荒山披绿衣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助当地群众增收,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收入双赢。
人不负山水,山水定不负人。近年来,凭借区域特色生态优势资源禀赋,黄南州带动当地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探索出了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有效途径。
依托高原山水自然风光和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黄南州建成、培育和推出一批热贡文化产业基地、乡村旅游项目、文化旅游品牌和节庆活动。成功举办热贡文化旅游节、国际民族传统射箭邀请赛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西域圣境·神韵黄南”和“世界唐卡之都”品牌进一步打响,文化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
依托有机天然草场,黄南州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草地及有机畜牧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国家现代农业(泽库牦牛)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形成牦牛、藏羊、乳制品等三大产业,有机新产品不断开发。同时,不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转变,“三个绿色产业基地”稳步推进。
“今年是黄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州各族人民群众信心满怀,将一步一个脚印把‘愿景图’变为‘实景图’,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坚定不移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用心守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黄南的优势和骄傲。”黄南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秦建军表示,下一步,黄南州将继续夯实绿水青山底色、壮大绿色发展动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在生态制度创新、生态屏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培育生态文化上下好功夫、做足文章,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