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沃土 “赋彩”乡村振兴
——陕西潼关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纪实
◎ 梁少飞 彭斌 张毅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千古雄关、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南揽华岳魅力、北携黄河风韵。今日的潼关,在厚重历史、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展示黄河文化的底蕴。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叫响一个口号,擦亮镇村名片”,将文化资源和本地主导产业有机结合;“快板赋能乡村振兴”,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乐起潼关一村一歌”,坚定家乡本土文化自信……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一处处美丽宜居的村庄院落,一个个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典型……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乡村振兴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梓乡亦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潼关县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从文化引领作用破题,培育新载体、打造新动能,让干部群众“动”起来、文体资源“活”起来,让群众富了脑袋、鼓了口袋,走出了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文培元 价值引领新风尚

    走进潼关县桐峪镇上善村,绿树环绕在村庄周围,街道两边是苍翠欲滴的翠竹和银杏树,满目青山绿水,处处鸟语花香。

    上善村位于秦岭北麓,镶嵌于善车峪、立峪、玉石峪和善车峪河、太峪河之间。这里有百亩银杏林,有特色鲜明的踩高跷、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座高15米的明代城门楼,有源于北宋的打花棍健身运动,有1700余年的古槐……这里也是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潼关县延安精神践行基地。依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上善村探索出了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治理新模式,不断做优做强“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得了陕西省生态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保护示范村、诗教之乡和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以文兴业 催生文旅新业态

    “潼关天下秀,(啊)美食真正馋,(嫽)两饼加两汤,(哈)四海游客赞哟……”华灯初上的潼关县明德公园,黄河老腔艺术团正在开展惠民文艺演出。唱腔中的“两饼两汤”,就是潼关的名吃肉夹馍、烩饼和鸭片汤、鲶鱼汤。

    潼关县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文化、绿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把旅游要素聚集起来,催生文旅新业态。

    “不做中国的汉堡包,要做世界的肉夹馍”。潼关县已建成13家33条肉夹馍饼子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线,年产速冻饼超过7亿个,产值10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

    黄河老腔起源于古潼关黄河岸边,由黄河码头船工喊号子演变而来,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成立了黄河老腔艺术团,2017年成立了黄河老腔幼儿传承团,让传统文化根植娃娃心底。黄河老腔从最初的村民农闲之余的自娱自乐,融入地方优秀文化和乡村振兴,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华丽转身,增强了潼关“文化+”发展后劲。

   以文传脉 文化振兴高质量

    乡土文化是地方特有的文化,是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重要保障,凝结着千百年来民众的历史、情感、智慧。

    按照“保护为先、利用为机、传承为本”原则,潼关县实施了潼关古城、十二烽火台、古树古村落等保护工程、非遗项目传承工程,启动了村史馆、博物馆建设,建成了3座县级博物馆、28座村史馆(博物馆),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省市非遗传承保护项目,5个镇村街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名单。

    潼关县相继开展“记住乡愁,一村一史”“乐起潼关,一村一歌”“推动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潼关在外人士的参与,激发了乡土人才的活力,成功举办三届潼关诗词大会,推动了诗词散曲的繁荣,获“陕西诗词之乡”“中华散曲之乡”美誉。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我们将依托潼关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善向美,使乡村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潼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笛说。

当前:B2版(2023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