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军:让学生们看到“光”的样子
◎ 黄森

 

    1983年,王文军从四川省威远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躬耕三尺讲台,坚守四十载,以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让一批又一批学生看到了“光”的样子。他先后在威远县靖和小学、靖和初中、威远第一初级中学任教,现为威远县凤翔中学物理老师,2013年被评为高级教师。

    40年教学生涯,王文军一边传授知识,一边启悟道理,力求教书与育人并举,努力让学生们学有所获。在教学中,王文军一直善于思考。2006年,他发现当时通用的光的折射教学器材演示效果较差,学生们难以形成直观印象,于是,已有20余年从教经验的他就自己动脑动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自制了一个光的折射演示器,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了光按照预设轨迹穿行的状态。

    他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在空气与水交界面发生折射的原理,利用香燃烧产生烟雾,同时在水中加少许鲜牛奶或香灰,通过烟雾中和水中的微小颗粒使光发生漫反射,帮助学生分别看见空气和水中的光路,并用有机玻璃制成直径36厘米的刻度圆盘,刻上一周度数便于学生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比较两角关系。他采用强绿光激光电筒做光源,并固定在转柄上,贴上白色背景,以便观察。

    王文军因为自制教学器材获得了全国、省、市、县级多项荣誉。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8月,王文军指导学生刘薇制作的教具《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器》获得第八届(天煌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二等奖;王文军与学校老师刘超等一起研究的自制教具《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器》获得全国三等奖;王文军本人荣获“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称号。

    这些殊荣对于王文军来说,意味着上级对他教学能力的认可。但他觉得,身为教师,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同样重要。让学生们从刻板的公式定律中抽离出来,看到书本中光的样子实实在在展现在眼前,这才是他研制这套教具的意义所在。

    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是王文军的重要教学“法宝”之一。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异常活跃。王文军为了引导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投身课堂,他向学生们提出了“五动”:动手、动脑、动笔、动嘴,甚至动脚,总之为了调动学生的兴奋度,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这让孩子们觉得物理课堂毫不枯燥,非常有吸引力,学习兴趣自然浓厚。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抽出课时专门训练学生审题技巧;他要求学生在做选择题时,不仅能找出正确答案,还要做到弄清错误选项错在哪儿,以求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

    作为科任老师,王文军还非常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由于他活泼的教育方式,孩子们都很喜欢和他交流。他会为孩子们设定学习目标和成长路线,并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尤其是当孩子们迷茫的时候,他总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并为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

    王文军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持续散发着并不算明亮的光,然而这束光传播到了四面八方。如今,他的学生们也在各自岗位上传承着他的敬业精神。40年时间里,王文军让一批又一批孩子看到了“光”,并激励着他们沿着“光”的指引向上生长。

 

当前:A4版(2023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