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夜市”当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常态
◎ 耿银平

 

    公共图书馆晚上延时开放第一周,“书香宁波”便涌现了一波热潮:宁波图书馆新馆图书借还册次刷新纪录,单日高达17845册次。这一数字攀高的背后,既是大众阅读需求的高涨,也是公共图书馆给市民交出的一张高分“答卷”。

    “图书馆夜市”仅仅开放了一周,公众的借阅量就已经出现了大幅增长。虽然这一数据尚未完全具备普遍性,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要我们充分调动智慧,努力在“大众忙碌”和“公共文化服务”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就能有效激发老百姓热爱阅读、乐于阅读的热情。

    过去,面对“公民阅读率普遍不高”的调查结论,我们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公民自身,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很多上班族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抽出时间去图书馆阅读。然而在下班后,图书馆通常已关门闭馆。而且,图书馆并没有类似“夜市服务”这样的项目,导致公众无法在合适的时间借阅图书。这种“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阅读需求”之间的脱节,无疑使得借阅图书的机会受限,从而削弱了公众的阅读热情。

    现如今,宁波市已经洞察到公共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主动作为,大胆出手,积极应对挑战并解决问题,填补了服务的空白。从8月28日起,宁波市11家公共图书馆均推出延时服务,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的开放时间已经延长至21∶00,以便于扩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这种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公共服务不足和公众个性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使公共文化效应立即产生了良好的“回响”。这个“文化夜市”,有眼光,有智慧,敢作为,击中了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的痛点,值得点赞!

当前:B4版(2023年09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