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万源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移风易俗,贴近农村实际,探索实施“二三三积分制”管理新模式,让群众以“小积分”兑换“大文明”,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动全市乡村不断焕发文明新气象。
“二式”强管理,凝聚和美乡村建设新合力
为破解农村乡风文明治理活动组织难、带头作用发挥难、服务群众量化难等问题,万源市坚持“动态、延伸”两种管理方式,成立村(社区)积分制管理工作组,实行一月一申报,一季度一评定,一年一周期,让群众“靠行动积分,凭积分说话”。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理论宣讲、扶贫帮困、法律援助、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发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动态积分行动,人人争当和美乡村文明人。
官渡镇后河源村开设积分制“文明银行”,对家风家规、遵纪守法等方面做得好的家庭进行加分;对卫生环境差、有不文明行为的家庭进行扣分。村民们用“文明银行”积分兑换日常用品,改变生活习惯,改善精神风貌。而今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邻里和谐人心舒畅,生活习惯越来越好。通过积分制“文明银行”活动的开展, 68岁的“最佳文明户”邓明福等10余人主动加入万源新时代巴山挎包宣讲志愿服务队,参与宣传宣讲文明实践活动。
“三化”促运用,激发移风易俗转化新动力
为切实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落实,万源市坚持“专人管理、事事记录、分分对应”举措,积极推行积分制指标多元化、积分发放规范化、积分兑换人性化等“三化”工作,不断强化结果运用,突出实用实效,让积分制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彰显“三化”积分制的生命活力,切实增加群众对积分制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万源市铁矿镇泥溪沟村建立积分制“爱心超市”,村民以德积分、以分换物。“爱心超市”内的物品不用现金购买,全村270余户村民参加倡导文明新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文明交通等10个项目进行量化评估计分,每一分等于一元钱,高于60分的村民可免费兑换物资。 铁矿镇干部表示:“我们充分利用‘爱心超市’这一载体和平台,引导和激励群众感党恩、晓政策、守规矩、勤奋进,提升他们参与文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转”提质效,构建和美乡村发展新气象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万源市采取“单向付出”转化为“双向互动”“清单指导”转化为“激励引导”“党员干群众看”转化为“党员群众一起干”的“三转”模式,成功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形成共建和美乡村群策群力、同心同行的新气象。
万源市草坝镇成立积分制“惠民驿站”,在黑池坪村、观音村等地推行积分制管理,通过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评分,积极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村民蒲爱国用自己第三季度的积分在“惠民驿站”领取了一盒牙膏、一支牙刷。“惠民驿站”的货架上整齐有序地放着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村民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
积分制就是将简单的分值转化成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实际行动,提升乡村整体文明程度。万源市让“小积分”发挥“大效能”,真正“兑”出了乡村文明新气象,着力构建起移风易俗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