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代,我喜欢光顾一个小小的书摊,它静静地立在那棵大树下,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午后的时光。那些大爷们闲适地聊天、打牌、下棋,而我把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寻找着无尽的乐趣和慰藉。
书摊不大,甚至有些简陋,仅由几条长凳、几块木板搭成。上面的书却摆得很整齐,各种流行杂志、小说和二手书,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我最喜欢《故事会》,对它的迷恋,接近疯狂的地步,几乎每期必买。在学校的空闲时间,就通过读“闲书”来解乏。后来,书常被同学们借来借去,总是搞得残缺破损,让我心疼不已。毕业后,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故事会》竟装了满满一大箱。那密密麻麻的书页里,仿佛堆满了我的青春。摊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腿脚不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常年穿一双帆布鞋,戴黑框眼镜,有些书生气。他为人热情和善,常常满脸笑意,即使人们只看不买,他也不会赶人走。人多时,他就招呼顾客,人少时,他便专心看书。也许是阅读滋养的缘故,虽然他的面容饱经风霜,但深邃的眼眸里,还潜藏着光亮。
每到放学时间,书摊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或蹲着,或站着,只要能找到喜欢的书看,也没有人会在乎。阳光透过叶子的间隙,缓缓地洒落下来,在书上投下一片柔和的树影。我们沉浸在书海里,丝毫感知不到时间的存在,只有听见学校的铃声响起时,才猛然发觉,丢下手上的书匆匆跑回教室。
由于我经常光顾,很快,我和摊主便熟络起来。每次一来,他都和我分享最近淘到的新书,价格也实惠,令我爱不释手。我们一起聊文学,谈理想,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他也喜欢读书写作,偶尔还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尽管生活磨灭了年少的书生意气,但对阅读的热爱,却只增不减。
后来,我去了市里读高中,由于学业繁忙,回家的次数逐渐少了。有一次放假,我回到小镇,记起了许久未见的书摊,想着去淘几本书回来,可我找了很久,都没见书摊的影子。古树依旧葱郁,风还是静悄悄的。我一遍遍寻思着:难道是书摊换地方了?又或许,老板已转行不做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电子书的阅读,摆书摊这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了。
书摊是小镇的精神客厅,每一缕书香背后,都凝聚着少年的渴望和憧憬。虽然它早已远去,却在无声的时光里,丰盈了我的思想羽翼,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去追寻心中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