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加强墨竹艺术赏析
墨竹精神可永年 卢加强 绘
历代中国文人雅士有托物言志、借竹写情的传统。墨竹,今天仍是中国文人最喜爱的花鸟画题材之一。原四川省艺术院院长卢加强先生,生于遂宁,早年就求学于墨竹名家文同故里盐亭,号千江月。作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的他,集作家、评论家、学者于一身。闲暇之余,他酷爱画墨竹。其笔下的竹神形各异,千姿百态,高雅静谧;或疏朗遒劲,或瘦劲挺拔。他在墨竹史的长河中吸收各家的长处,在水法、墨法、笔法、文法中去表现心法。
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枝墨竹一画翁。除墨竹以外,他还喜欢画竹下君子熊猫。熊猫取法于四川的熊猫大家吕琳先生和北京的吴作人先生。卢加强努力在熊猫的文化表达、熊猫的精神表达、熊猫的个性情绪的表达上下功夫,把新时代熊猫故乡的时代气质、时代精神融入意境之中,力求笔墨当随时代,竹林长啸,做时代的歌者。
在无数品种的植物界,墨竹是一个独立的画科,成为文人墨客表达自己精神修养的文化符号。四川是竹产业的大省,竹是长江上游生态防护林的重要植物,卢加强把竹从自然之竹上升到文化之竹,精神之竹。一幅竹,把画家的个人修为,把画家诗书画的文化气质都展示在上面。正如他所言“与谁同坐?文同东坡我。”他还写道:“吾写竹,有五四三诀,乐五人东坡文同夏昶郑板桥千江月,运四笔,笔笔见笔,笔笔见墨,笔笔见姿,笔笔见气,求三得,一幅画既成,如得一字,如得一人,如得一诗。”
卢加强的墨竹得到许多书画友的赞许、喜爱。著名画家史国良先生说:“千江月的墨竹很生动很大气,水墨淋漓,尤其是他画的风竹,很有竹的风骨和精神气质,我是很喜欢的。”
美术史学家,四川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唐林这样评道:“千江月,自誉竹林顽童,从吴昌硕‘画气不画形’,悟出‘我气画我形’的个人风格,画竹取文同之生机气韵,取夏昶之秀永真书,取寿平之劲利草书,取板桥之文人雅趣,追求水墨淋漓之墨气,追求书法腾跃之骨气,追求枝叶纷披之生气,追求物我两忘之精神气,追求乡村田园之烟火气,人称‘巴蜀一竹’。”
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田旭中这样写道:“墨竹约始于五代,至北宋文同完全成熟。文同所创湖州竹派自此八百年影响不衰,名家胜手不胜枚举,今观千江月先生墨竹,气韵极佳,飘逸出尘,其风竹劲而峭、摇曳多姿,砉然有声,益见精神,假令文同再生亦当击节矣,昔东坡评文同竹谓达士所寓也,此文人画之趣旨。今千江月依仁游艺,有高雅之怀,公务之余则挥洒性情,与古之与可先生何其相似?可知绘事贵寄怀而不贵状物,寄怀者畅其意而得其神,状物者徒获其貌,即令毕肖亦不过画工而已,离画旨远矣!”
著名评论家林木说:“在中国画竹史上,有文同画竹之湖州派,又有东坡画竹之彭城派,四川可谓占尽墨竹之先机。加强为文同故里中人,亦以墨竹为专攻。或承风云雨雪,或友梅兰菊石,明志畅意,自以为乐,颇具文湖州之遗风。”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里也提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宋代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在我看来,千江月的墨竹不正是如此美学原则下的传承与创新吗?在弘扬时代文化精神中,墨竹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中国画是时代的中国话,用笔用字词,千古不变或微变,而内容,情韵,则是为时代而抒写,是时代叙事的创新探索。
正如千江月自己说的那样:“我好像是乡下的一段小竹子,被命运女神雨打风吹,不经意间幸运地掉在龙泉山脚下的沫若艺术院、巴金文学院那片文化巨匠栖息的草地上,自此落地生根,长出一抹新绿、一笼青翠、一院林盘,我有时也分不清自己是林盘农夫、竹林顽童,或者自己就是竹本身,是每年都有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一片竹林……”新竹高于旧竹枝,莫道翠竹万年青,年年破土笋不同,我们对千江月卢加强墨竹画创新探索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