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切莫“说闯就闯”
◎ 苑广阔

 

    “探索秘境”“寻访冰川”“打卡无人区”……随着自驾游不断升温,一些游客追求冒险刺激,前往青海、新疆、甘肃等地生态保护红线内的无人区,结果频频发生被困甚至遇难事件。业内人士表示,“生命禁区”不是“猎奇专区”,需加强对无人区非法穿越的监管。

    这种看似充满冒险精神实则盲目且缺乏责任意识的行为,不但会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境地,还会在被困不得不寻求外界救援时,浪费相关部门和社会的宝贵资源,甚至还会发生救援人员在救助被困人员时遭遇意外牺牲的不幸,让人无比痛惜。

    探险没有多大问题,勇于挑战也值得鼓励,但都应以安全和守法为前提。一些地方明明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没有经过批准不准私自穿越,否则就是违法行为,但一些自驾游游客或徒步驴友为寻求刺激,或为了跟风,在明知不允许穿越之下,仍抱着侥幸心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这就不是探险是冒险,不是挑战是添乱了。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是禁止游客私自闯入自然保护区,那么加强防护,禁止驴友进入不就可以了?问题就在于,这些自然保护区往往地处偏僻,面积庞大,而相关工作人员、资源又比较匮乏,要想完全以“围追堵截”的方式,禁止驴友或自驾游游客进入,客观上根本不现实。

    目前来看,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大对非法穿越者进行事后处罚的力度,以此来惩戒当事人,同时也警醒其他人。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地方出台相关条例或规定,要求非法穿越被困而寻求救援者,承担全部或部分救援费用。就在前几天,两名女性游客因无视告示、不听劝阻,私自在四川四姑娘山景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最终被困求救,被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处以终身禁入景区的处罚。

    除此之外,公安、应急、消防、生态等多部门也要强化协作监管,加强对无人区、未开放和未开发景区的监管和执法,借助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巡航等科技手段,实现对保护区的全域监控。

    我们应该多些对大自然的尊重,多些对“生命禁区”的敬畏,以安全、守法作为“说走就走”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享受旅行、徒步等活动的乐趣,避免陷入困境,给国家和社会添麻烦。

当前:1版(2023年10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