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旅游已成新的旅游热点,去博物馆打卡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据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从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其中一级博物馆接待观众量约1000万人次。逛博物馆,成了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的“爆款”。
无需预约即可入馆参观、延长开放时间让出行安排更方便、便民助老服务填平“数字鸿沟”……面对“来势汹汹”的人群,各地博物馆推陈出新,采用多种方式为多年龄段游客营造舒适参观环境,让博物馆融入人民美好生活。
预约机制不再不分冷热一刀切
让去博物馆说走就走
刚刚结束不久的长假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但火爆的长假游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景区、文物场馆“预约难、抢票难”的情况突出。针对日益增加的博物馆参观需求,多地博物馆纷纷采用取消预约参观机制等办法,让博物馆的大门更加敞开。
在北京,除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部分热门博物馆外,大部分博物馆近期均取消了预约参观机制,观众不预约就可到现场购票或直接入馆,也可以选择提前线上购票。
在湖北,自9月29日起,除湖北省博物馆及武汉市少数依托文物建筑、遗址设立的纪念馆、博物馆外,全省大部分博物馆取消预约参观机制。
在沈阳,自9月29日起,沈阳市除沈阳故宫博物院外,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博物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沈阳金融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等大部分文博场馆取消预约参观机制。
在浙江,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自今年10月10日起取消个人线上预约制度,个人可持有效身份证件,现场购票入馆参观。同时,为解决个别保留预约机制的博物馆预约放票时间不合理的问题,已经调整为每日早8点至晚10点之间预约放票。
10月10日,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河南文博将针对预约机制作出调整。
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在受访时谈及:疫情期间,民众对限流、预约、错峰等措施都很理解,但随着社会秩序全面恢复,一些景区没有掌握社会需求、及时评估市场变化,在出游需求大幅增长的旅游旺季仍过于刻板地沿用此前管理办法,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他认为,众所周知,为了防疫,过去三年间出台了不少限制旅游出行的措施,比如“跨省游熔断”,比如“门票预约”,比如“最大承载量”等。
这些措施或政策,有些在疫情后很快得到了修正,恢复了。但还有些被保留了下来,或者被部分保留了下来,比如“门票预约”和“最大承载量”。
现今,针对复苏的旅游市场,博物馆取消预约机制,不再不分冷热一刀切,既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也可避免出现黄牛囤票的现象,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而取消预约机制也有利有弊,从好的方面说,它让旅游重回了说走就走的时代,游客可以“随到随看”,从不好的方面说,博物馆容量有限,在入馆需求旺盛时,可能会出现来访超出容量,出现排队时间长、观展体验差等负面影响。
预约制度有弊也有利,但取消预约制度无疑是优化博物馆参观浏览体验的一次好的尝试,如何简化预约程序,针对博物馆的不同情况,也要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分时施策”,提高预约操作便捷性,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是博物馆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夜游参观
让博物馆奇妙夜精彩纷呈
你见过晚上的博物馆吗?你有兴趣夜游博物馆吗?
夜游梁启超纪念馆感受“梁氏家风”,走进李叔同故居开启“叔同之夜”……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天津各大博物馆纷纷奏响“夜之乐章”,游客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感受着文化与艺术的共生。
开启奇妙“夜游模式”的,不只天津各大博物馆。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江西省博物馆推出“江博奇妙夜”活动,开放夜间展览;新疆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在10月1日晚推出专场“奇妙夜”活动;洛阳多家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人文类博物馆夜宿项目“博物馆奇妙夜”,将时下年轻人间流行的“沉浸式戏剧”“剧本杀”“露营”等元素糅合,均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
从一票难求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到几乎天天满员的河南博物院,从因山水园林风格走红的苏州博物馆,到凭借文创产品出圈的湖北省博物馆,常常有不少人因无法及时参观而深感遗憾。多地博物馆推出“夜游模式”,有助于破解热门博物馆预约难、一票难求的难题,满足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的需求,而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至夜间,也让人们夜间休闲多了逛博物馆的选项。
今年中秋之夜,郑州博物馆首次组织癸卯年中秋夜游活动,沉浸式的场景打造、趣味横生的特色活动,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享受。据了解,本次活动挖掘中秋节拜月、团圆的文化内涵,充分将博物馆自身独特文化基因与时尚年轻的潮流文化相结合,推出一系列传统节日活动、国潮时尚节目以及特色文化互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上,在郑州博物馆各层分别设置了猜灯谜、投壶、扔沙包、剪纸等精彩纷呈的活动,部分活动优胜者可以获得奖励;还将推出杜甫对诗、汉服变装、揽月盛典和古乐演出等系列国潮时尚节目,同时观众可参与夜游打卡集章、拓印体验、文物鉴定和镇馆之宝评选等富有博物馆特色的文化互动。
郑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博物馆中秋夜游活动是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响应郑州市“夜经济”号召的一次夜间开放新尝试,也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创新性展示,是郑州博物馆拥抱年轻经济、博物馆热、国潮热的一次新突破。
有故事、有场景、长见识、能传播的博物馆夜游项目,为众多游客提供了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也对博物馆的接待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考验。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博物馆夜游发展鼓励性政策,对因延迟闭馆产生的人员报酬、物资消耗、设施设备改造升级等必要支出予以经费补助,缓解博物馆运营成本压力。同时,要推动建立实用、科学的博物馆夜游服务规范。对夜间开放条件,如光源设置、消防、安防、人员配备、夜游服务等作出规范化要求,更好促进博物馆夜游项目的有序开展。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延长公共交通运行时间或增设博物馆晚间交通专线等方式,为公众夜间出行提供便利。
没有文化消费场景的加入,一座城市的夜游生态终究是不完整的,也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期待更多博物馆能够推出具有自身特色、显现独特价值的夜游项目,以唤醒、盘活更多沉睡的文旅资源,不断拨旺博物馆热“点燃”的文化篝火,换来游客与城市的共赢,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良性互动。
“乐游”享受
让博物馆不只网红更长红
逛博物馆认识闺蜜?一起拍摄文物“靓照”?近日,在国家博物馆的咖啡厅里,有这样4位身着旗袍的婆婆成了引人注目的焦点。“我们之前互不相识,是在逛博物馆时结识的,现在已经成了闺蜜。如今,每周相约打卡博物馆是我们退休后最开心的事。”婆婆们鬓发斑白,却神采奕奕。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曾经面对“数字鸿沟”而手足无措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惠民服务。在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不用网上预约,持老年证、身份证可直接登记进入,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走进博物馆,丰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博物院设有无障碍电梯,各楼层均有无障碍洗手间。每周六下午三点,还会定时定点为老年群体开展免费公益讲解。”山西博物院公众服务部志愿者服务科科长表示。
不少博物馆根据问卷调查等方式,向老年人询问意见和建议,推出多种适老活动,让老人“乐游”博物馆。
“我们曾制作妇好鸮尊、杜岭方鼎的仿制品,让老人们可以手托‘妇好鸮尊’与之合影,并亲手拼接‘杜岭方鼎’。”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林晓平表示。70岁的陈秀清阿姨,参加完活动后激动地说:“我太喜欢这个重阳节礼物了,没想到这个活动这么有趣!”
今年,上海博物馆“银发课程”的首次活动以插花为主题。通过参观学习,学员们可以了解古人爱花的历史,欣赏古人的花艺美学,感受古代文人情怀。同时,学员们可以在花艺老师的讲解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插花作品。
曲靖博物馆,在入口处志愿者有意识提前介入引导,主动上前帮助老年人进行扫码预约及小程序信息填写,同时贴心介绍展厅路线、无障碍设施位置,并友情提示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不能灵活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馆内讲解员在接待老年群体及残障人士时,有意识会放缓语速及步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曲靖历史文化,使其感受到关爱与重视,提升观展体验。在设施服务方面,曲靖市博物馆全馆均设有无障碍通道,并配备有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力求打造更高质量的无障碍环境,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便捷贴心的参观服务。
不少老年观众是博物馆的“忠实粉丝”,他们活跃在服务前台、讲解预约处,或指引观众,或维持秩序,或整理书籍……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度体验博物馆文化。广东省博物馆目前50岁及以上的女性志愿者有91名,55岁及以上的男性志愿者有8名。自2022年1月1日至今,他们服务总时长17170小时,提供志愿讲解1904场。
打造舒适“乐游”环境,博物馆可以是老年大学、活动场所、交友平台,让银发族在博物馆里乐享生活。
(综合《光明日报》、《扬子晚报》、中新网、正观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