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明实践浸润一城新风
——山西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周洁

 

    运城市学苑路立交桥。

    夏县志愿者助农采椒。

    “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办到百姓“心坎里”的实事,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套餐,让“文化雨露”滋养群众心田……在山西省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火热开展的场景处处可见。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近年来,运城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遍布全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传播着党的方针政策,浸润着一城新风,温暖着千家万户,推动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

   织密阵地网络

   凝聚文明服务志愿力量

    在运城市盐湖区的城市中心地带,有一座楼高4层、占地1.2万平方米的建筑,这便是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于2020年7月1日正式挂牌,与盐湖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打造,集政治、宣传、教育、服务于一体。

    记者在现场看到,舞蹈室、乒乓球室、声乐室、河东书房、健身活动室、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爱心发屋、爱心接力站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我们这里包含志愿服务调度、理论宣讲、科技普及、文化宣传、体育健身、读书学习等30余项服务功能,日均来访群众1000余人。人多时,来访群众一天能达到3000余人。”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李辰曦告诉记者,通过理论宣讲、道德讲堂、读书活动、公益讲座、播放红色电影、文体活动、爱心服务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当地文明实践服务群众的“红色地标”。

    此外,盐湖区还按照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的原则,充分整合闲置资源,在全区共设立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街道)实践所21个、村(社区)实践站309个。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覆盖率达100%。城市社区实践站500平方米以上的达100%。同时,探索建立了运城市首个社会组织实践站——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延伸设立烈士陵园、魏风小学、博物馆等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运城市建阵地、强队伍,织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凝聚文明服务志愿力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运城市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各县(市、区) 进一步统筹整合资源,变散为聚、变闲为用,并从各自实际出发,突出阵地建设的功能性和便民性。截至目前,运城市已建成13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7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73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三级全覆盖。

    此外,运城市13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负责统筹指挥志愿服务工作和人员培训管理等日常工作。各地在总队的基础上,具体结合理论宣讲、文体活动、医疗救助、文明劝导等文明实践活动,成立多支志愿服务队和村级志愿服务小分队,基本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群众主动参与、专业机构支撑的三方联动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志愿服务全域覆盖、上下贯通、供需对接。

    用心用情服务

    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贾老师,我们跳广场舞,少了几把舞蹈扇,村里有没有呀?”9月21日8点30分,运城市万荣县解店镇北薛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大门刚打开,67岁的村民淮美芳就匆匆地赶来,向负责开展文化活动的志愿者贾世芳借舞蹈扇。

    “有,我给你拿。”贾世芳一边说着,一边起身,从收放文化活动用具的柜子里翻找出几把舞蹈扇递给了淮美芳。

    “我们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好得很,借用活动道具都是免费的,服务很周到。”淮美芳告诉记者,村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场舞、健身操是大家最常参与的活动。要是缺了活动道具,大家都会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来借用。“为了我们广场舞跳得尽兴,村里还专门免费为大家配备了音箱,我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只是文化活动道具免费提供,在北薛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设立了一个便民服务柜,里面存放着针线盒、老花镜、雨伞、应急充电设备等,免费供村民使用。

    北薛朝村党支部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淮振峰说:“用心用情服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满足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文明实践奋斗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薛朝村还在万荣县委宣传部指导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积极打造了乡村数智服务综合体,通过融合线上平台和线下场景、融通服务职能和治理要求、融汇传统观念和现代理念、融入文化教育和游乐互动,不断满足农村老中青少幼各个年龄段群众的需求,让服务群众更便捷、便利和常态化,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综合服务能力。

    乡村数智服务综合体建成后,文化礼堂免费向群众开放,并列出活动课程表,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淮振峰说:“与之前相比,现在热闹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群众茶余饭后的集聚地,每天都有三四十位村民在这里聚集。群众参与文体活动和村社治理的热情也高了,打牌赌博少了,吵闹矛盾少了,干群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用心用情服务,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北薛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奋斗的目标,也是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努力的方向。近年来,运城市充分发挥各地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建立“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志愿服务机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为百姓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党心民心。

    培育特色品牌

    提升文明实践服务质量

    8月底9月初,椒香四溢,运城市夏县埝掌镇的花椒产业迎来了全面丰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尽收眼底,枝头上挂满了颗粒饱满的花椒,“椒”艳欲滴。

    为解决椒农采摘花椒人手不足的问题,埝掌镇组织“花之椒”志愿服务队的20多名志愿者积极开展花椒采摘志愿服务。在椒农指导下,志愿者们穿梭于花椒树间,帮助椒农采摘、装运花椒,忙得不亦乐乎。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给花椒地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鲜红。

    “‘花之椒’志愿服务队是我们打造的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队伍之一。”夏县埝掌镇党委书记李怀波告诉记者,埝掌镇以花椒为主导产业,全镇种植花椒1.5万亩,年产值达6000余万元。因此在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时,便以“花之椒”命名,服务内容也重点向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倾斜,积极组织开展花椒种植技术培训、助力花椒采摘、花椒直播带货销售等志愿服务。

    埝掌镇还充分发动农技专家人才、“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士等“新乡贤”力量,组建“有见识、有能力、有担当、有集体意识、有公益精神”的“五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支2300余人,形成了一村一品牌,不断织密文明实践服务的“人才网”,为乡村善治植入“主心骨”、注入“强心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注重志愿服务项目策划、设计和组织,做到“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任务、每季有重点”,先后组织志愿者开展“十必到”“文明伴我成长”以及义写春联、义务植树、助农摘椒、助农夏收、图书送读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帮助解决群众困难问题376个。

    打造特色品牌志愿服务,是为了让志愿服务更有针对性,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服务质量。不只是夏县埝掌村,运城市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也在不断培育特色品牌,着力提升文明实践服务质量。

    盐湖区依托爱心早餐、爱心餐厅、爱心驿站、爱心发屋、爱心助考等成熟项目,打造了“爱在盐湖”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永济市电机社区结合社区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需求,以食住、文娱、医养为重点,打造“家门口”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河津市以“新时代新思想”理论宣讲以及“寸草春晖”“钢铁长城”“强身健体”“俏红娘”“艺乡约”“耿小二”“桑梓情”等1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精准发力,让文明实践成为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运城市这些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的培育,不仅激励了志愿服务组织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志愿服务,同时也为广大群众、爱心企业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提供了平台、搭建了桥梁。

    文明实践浸润着一城新风,温暖着千家万户。运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将继续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深入挖掘河东文化内涵,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打造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案例,让文明强音响彻河东大地,汇聚起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磅礴精神力量。
 

当前:A1版(2023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