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谷地激荡文明乡风
——山西临汾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综述
◎ 本报记者 周洁

 

    山西临汾,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10万年前,汾河谷地的丁村人点燃人类早期文明火种;4000多年前,崇山脚下的陶寺建起宫殿和城市;2600年前,晋文公在这里成就霸业……文明的汁液早就渗进她的底蕴和灵魂,植入城市的发展之中,融入人们的生活里。

    如今,行走在临汾的广袤乡村,抬眼望去:宽敞整洁的村屯道路、古朴典雅的农家小院、醒目入心的村规民约、面带笑容的热情村民……文明乡风扑面而来,一部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的乐章正在铿锵奏响。

    移风易俗

    传播文明新风正气

    “我家闺女出嫁只请了近亲和平时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共30多人,只摆了4桌酒席,没有大操大办。”9月20日上午,在临汾市尧都区汾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辛雅慧在和街坊邻居闲聊时,谈起自家办喜事的事。

    辛雅慧的大女儿今年3月结婚。女儿女婿常年在外地工作,在商议婚礼怎么办时,女儿女婿提出“婚事新办,一切从简”的建议,“结婚热闹是该有的,但大操大办就是铺张浪费,不仅自己累,也会给亲戚朋友增添人情负担”。女儿女婿的建议得到一家人的支持。对于这场“简单”的婚宴,辛雅慧和家人都十分满意,“少了人情负担,但收到的祝福却一点没少。”

    坚持婚事新办的,还有临汾市翼城县文昌社区的居民薛珪。近段时间,薛珪的小女儿正在筹办婚事,家里也是坚持节俭办婚事,倡导新风尚。薛珪说:“婚事新办,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减少了浪费,也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这得益于临汾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传播文明新风正气。近年来,临汾市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示范引领、规范整治等多种途径,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2022年以来,临汾市还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纳入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开展主题宣传宣讲,抓住重要节日节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树立先进典型,以实干促实效,常态化推动移风易俗等工作,形成治理农村陋习的整体合力。

    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临汾各地还充分发挥村民的自治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75岁的焦银全是蒲县黑龙关黎掌村的政策宣传员、村务监督员,也是黎掌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他都在现场监督。“村民打心眼里反感流水席,反对上大餐,但谁也不愿带头破除陋习,怕丢面子。如今在政府推动引导下,大家就‘顺杆’下来了。”焦银全说,“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和陈规陋习没有了,村里的风气变好了。老百姓都拍手叫好!”

    一股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新风正气,在临汾升腾而起,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志愿服务

    共绘乡村幸福生活

    中午11时50分,蒲县黑龙关镇黎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日间照料室的便民食堂里传出了阵阵饭香。

    黑龙关镇副镇长、包村干部郭伟带着记者走进日间照料室,和村民们打起了招呼。75岁的张春芳和几个村民志愿者正在厨房灶台边忙碌着,有的忙着和面,有的忙着炒臊子,有的忙着准备小菜。

    郭伟告诉记者,为解决村里留守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设了便民食堂,从今年9月1日正式运行,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吃饭,仅需支付1块钱。“这个便民食堂好,实惠!一周7天,饭菜都不重样。”说起便民食堂的设立,84岁的老人李金翠竖起大拇指,“还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平时村里有19个老人在这里吃饭。”经常在食堂帮厨的志愿者王仙红告诉记者,因为食堂给老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和便利,来吃饭的老人也会自发地前来帮厨,吃过饭后,大家还会帮忙洗碗、收拾桌椅。“大家都是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

    除了便民食堂,黎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设置了公共浴室、理发室,免费为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洗浴、洗衣和理发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黎掌村按照“党建引领、思想先导、群众主体、环境创优”的工作理念,以“精神扶贫、思想扶志、文化铸魂引领精准扶贫”为主线,通过狠抓“脱贫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治理水平”四项工作,改善了村里人居环境、盘活了乡村经济,提振了村民“精气神”,在村里形成实干风尚,激活了文明乡风。与此同时,黎掌村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把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以志愿服务推动乡村振兴,以文明实践引领乡风文明,让群众共享幸福和美生活。

    在距离黑龙关镇不远的薛关镇,也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并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打造“所站合一、镇村共用、资源共享、内容融合、队伍结合”的工作模式,形成了“1+17+x”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全镇9000余人中就有注册志愿者1100余人,常年开展产业帮扶、文化扶贫、道德银行、法律咨询、人居环境、护林防火、敬老助残、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薛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相关负责人李娟表示,文明实践浸润着百姓心田,也更好地描绘出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

    在临汾,各地都在通过惠及民生的文明实践活动和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培育文明风尚,进一步激发乡村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力,筑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文明堡垒。

    树德铸魂

    厚植乡风文明沃土

    风过,迎面扑来一阵不夹杂尘土的清新;雨过,山间田野一片翠绿。从踏进村口的那一刻起,就踏上了村里的“星光大道”。在近5公里长的村主干道路两旁,先进党员、星级文明户的事迹被做成灯箱版面悬挂展示,让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都可以领略先进党员、星级农户的风采,以仪式感激发党员群众的荣誉感,凝聚全村的向心力……这是全国文明村镇——蒲县山中乡山中村的一道风景。

    山中村是一个拥有299户、899口人的小山村。近年来,山中村在党员群众中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蹚出一条抓党员带群众、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大胆尝试“存美德、换积分、得实惠,激发内生动力”的做法,开办了山西省首家“道德银行”,并开展“星级文明户”和“星级党员”评选,使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深度激发,山中村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53岁的刘元平曾是山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自从“道德银行”建设开始后,老刘不等不靠,主动学政策用政策,自己发展起乌鸡养殖,不仅成了“政策通”,还有了稳定的增收项目,被评为村级“政策明白之星”。老刘的事迹还被展示在村里的“星光大道”上。成了“名人”,老刘的干劲更大了,不仅扩大了乌鸡养殖规模,还种起了果树,彻底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老刘更是靠着自己的踏实奋进,被评为县级“星级文明户”。村里人都说,在“道德银行”的引导下,刘元平生活和精神上的“疾病”都被治好了。

    “在咱们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是星级文明户。”山中村村主任助理车振兴告诉记者,村里会定期召集全村村民召开表彰大会,为新评选出的“星级文明户”披红戴花,颁发荣誉证书,并让他们上台表态发言。这一机制,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激发出全村村民比学赶超的热情,形成了家家户户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道德培育,厚植了文明的沃土,栽培出一朵朵绚丽的文明之花。近年来,临汾市加强文明细胞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抓好拓展延伸,实现城乡文明全面提升。目前,临汾市评选出市级以上文明乡镇89个、文明村27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分别达到60%和97%;在全市开展了“新时代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通过“认星、评星、倡星、亮星、用星”,全市“星级文明户”创评率100%、覆盖率90.1%,五星以上占55%,充分发挥“星级文明户”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乡风文明不断提升。

    文明风起阡陌间。如今,一幅乡景美、乡风淳、乡村富的美好乡村新画卷,正在临汾徐徐展开。


 

当前:1版(2023年10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