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居全国第二,老龄化率居全国第六——
当老龄化列车呼啸而来

 

    10月15日,首届老龄文明国际会议在江苏宜兴闭幕,《老龄文明窑湖共识》正式发布,“老龄文明”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新理念更趋深入人心。

    江苏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居全国第二,老龄化率居全国第六。当人口结构从年轻型转向老龄化,当老龄化如奔驰的列车呼啸而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引领老龄文明建设,江苏省有关各方正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中。

    “适老化”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现场】宜兴阳羡湖畔,新建成的雅达·松下社区已有不少业主入住。每天下午,83岁的郑云川老人都会推着中风的老伴到院子里转转。听说记者从南京过来,老人开心地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是把南京的房子卖掉后,到这里买了一套89平方米的两居室。这样一是靠孩子近些,方便他来看我们;二是社区旁边既有医院又有食堂,吃饭看病都不成问题,环境也不错。社区楼幢间还设了风雨连廊,就算雨天出来也没问题。”

    安全扶手、智能照明、紧急呼叫按钮……作为一个以延长健康寿命为愿景的社区,这里采用了不少健康空间技术和智能设备,对老年业主显得特别友好、贴心。在社区东门的健康智能生活馆里,陈列着多种适老化的健康产品——安装时不破坏地面的马桶扶手、辅助老人进出浴缸的握柄、可以变身轮椅的电动护理床、如厕可以一键做尿液检测的健康一体机……每一件都让人眼前一亮。

    人口老龄化对城市住房、公共空间、交通出行、服务设施等都提出了新要求。每次看到老年人步履蹒跚地攀爬地铁车站长长的台阶,看到他们因为绿灯短暂来不及过马路而陷身在车流中,看到他们因为住在无电梯的老小区的高楼层而尽量不出门……人们会感叹社会为老年人做得还不够。构建适老化的宜居空间环境和良好社会环境,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老龄文明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速度明显加快,适老化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的确,年龄增长会引起身体上的诸多变化,比如在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听力下降,那么从设计的角度,就要为门铃、烟雾探测器等只有声音提示的装置增加视觉提示功能。老年人的力量下降,关节变得不太灵活,从椅子上起身、站立、行走等基础动作会受限,那么相应的设计策略就包括椅子需要有坚固的硬质扶手、浴室里要设置座椅和扶手栏杆、墙上的开关需要更大尺寸。老年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更少,聚焦及适应光线变化的能力下降,区分蓝色和绿色变得困难,那么,室内设计就要尽可能使用自然光,并且以暖色作为主要颜色,避免蓝色和绿色的使用。”在谈到如何根据老年人身体和感官的变化进行适老化设计时,美国一家建筑师事务所的合伙人、NCARB注册建筑师肖鲁江,一口气列举出了很多。

    来自德国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老人在其总人口中的占比已从1991年的15%上升到2021年的22%。按照世卫组织的定义,这个比例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就是超老龄化社会。尽管如此,德国仍有80%的老人住在家里,由家人提供照顾,只有20%的老人住在养老院等机构中。可见,在老龄化社会中家庭仍然是核心。据美国密歇根大学2022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在50岁至80岁年龄段人群中,88%的人认为留在他们目前的家中生活和养老很重要,53%的人已充分考虑或部分考虑到对自己的房屋进行适老化改造。

    在具有孝道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居家养老也一直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那么,在家庭成员进入老年以后,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就要提上议事日程。据悉,“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已高质量完成10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任务。而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老年友好城市和社区,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所在,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老龄化”也是个发展新机遇

    【现场】10月15日下午,秋阳明媚,在宜兴九如城康复医院的一片绿地上,多位坐轮椅的老人正在家人的陪伴下晒太阳,画面温馨和谐。83岁的欧海根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的环境和服务都好,我住了5个月了,很满意。” 5个月前,他因中风导致右半边身体无法动弹,住进了康复医院,经过持续治疗,如今他的右手臂已经能抬起来了。他的女儿说:“我爸在这里每天接受理疗、针灸、按摩等项目,康复得不错,他住得都不想回去了。”

    同一时间,在医院5楼的康养病区,年纪在80岁上下的老人们已把60个床位全都住满。在A07房间,95岁的周宝堂老人正在卫生间里洗澡,他65岁的儿子坐在外间沙发上向记者介绍:“我父亲基本上能自理,他在这儿住了5年多。康养病区既能照料老人的生活,也有医护人员每天查房,帮他及时处理身体出现的问题,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抽样调查显示,江苏省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对机构服务整体满意度达96%以上。为失能、失智等刚需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是老龄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江苏建有机构养老床位40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6.8万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率达90%。另外,全省共建成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48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老年助餐服务点7000余家。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从建构老龄文明的视角出发,《老龄文明窑湖共识》认为,老龄化不是人类文明更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负面清单,而是正在孕生新文明的摇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江苏提出的老龄文明概念对他很有启发。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后,我们往往从问题意识出发,看到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老龄文明的概念带来了积极的一面,让我们看到老龄化可能也是一个发展新机遇。如果能在老年产品提供,包括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占据先机,不仅能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还会带来很大的市场商机。现在,全国独居和空巢的老年人有1亿多。江苏如果能走出应对老龄化的一条新路,对全国将会产生很重要的示范意义。

    “学习享老”渐成养老新时尚

    【现场】10月16日,在江苏沛县老年大学歌风校区,从9点开始上第一节课之前,校园里就热闹起来了。老人们络绎不绝赶来上课,教学楼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各种专业的班级里,老师们教得认真,学员们学得专注。“我们学校现在设有54个专业138个教学班,编班学员有4200多人,其中女性占60%以上。老年大学原则上招收学员的年龄上限是80岁,但是,有好几位身体棒棒的超龄老人,拿着子女写的承诺书来继续上课。”沛县老年大学校长张兴涛笑着告诉记者。

    走在沛县老年大学里可以看到,电梯间、茶水区、楼层休息区里到处点缀着名言警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休息大厅里建有休闲书吧,书架上摆着近2万册书刊;校内剧场有学员正在排练节目;校内盆景园一片郁郁葱葱;校医务室还免费为学员们测量血糖血压。“对老年学员来说,老年大学既是学习的地方,也是社交的场所,能充分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要为国家分忧、替儿女尽孝。”张兴涛说,他刚刚为学校领回了全省“老龄文明实践基地”牌子,在发展老年教育、助力老龄文明方面,还想做更多事。

    9月底,江苏省新出台了《关于促进老年学习的决定》,提出要着力健全促进老年学习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老年学习资源供给,加快建设促进老年学习的友好型社会,鼓励支持老年人把学习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决定》特别提到,老年大学要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开放度,要将教育资源向基层特别是村(社区)辐射,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

    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可以有作为、有进步的快乐时段。老人们走向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及各类学习机构的足音中,传递出“学习享老”已渐成养老新时尚的喜悦。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老龄文明智库副理事长叶南客认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老年人的深度参与,通过“老年学习”,老人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也促进老龄文明实现新的发展。

    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服务应用广泛,老年人如果不会上网、不会用智能手机,在就医、出行、消费等日常生活中就会遇到很多不便,陷入“数字鸿沟”和“银发困境”。老年人需要拥抱信息时代,参与和体验智慧生活带来的便捷。这样的老年学习不仅可以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求,也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当前,江苏省老年人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各种老年大学、开放大学、老年培训班及在线学习平台等都可以为他们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新华日报》 刘玉琴 白雪)

当前:2版(2023年10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