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白酒食品安全的守护人
——记2023年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振宇
◎ 杨初 罗淑英

 

赵振宇(前)在田间查看高粱长势。

 

    现任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仁怀市红缨子高粱研究所副所长、仁怀市高粱协会副秘书长的赵振宇,作为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安全高级工程师,2006年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他始终任劳任怨地坚守在茅台白酒食品安全一线。

    17年来,赵振宇一直奋战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主要从事白酒食品安全、酒用原料农技推广、高粱育种工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贵州茅台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3-2015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度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首届“贵州白酒工匠”提名奖、2019年度全国QC成果发表赛一等奖、贵州省第二届“最美劳动者”称号等荣誉。以核心技术人员身份累计参与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起草并制定了茅台集团《有机高粱种子》《有机高粱种子管理技术规范》《有机高粱基地管理规范》等多项企业技术标准,申报专利4项,授权2项。

    科技攻关,破解难题。针对行业痛点问题,赵振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并进行成果示范应用。如2010年在国内率先应用ICP-MS技术开发白酒及酿酒原辅料、包装材料中45种无机元素的分析方法,创建了茅台酒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库,开创了白酒行业无机元素科研领域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新局面;2013年应用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建立白酒、红酒、高粱、小麦中210种农残筛查方法,该套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到企业的原辅料控制体系当中,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应用HPLC技术开发白酒、红酒、塑料制品中双酚A的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全集团瓶盖的风险筛查和质控,极大降低产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开发了酒醅中有机酸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2015年公司生产异常情况提供了及时、准确、科学的分析数据;开发了LC-MS快速筛查白酒中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纽甜、蔗糖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茅台集团公司所有产品的甜味剂风险排查,取得了明显效果;此外,还开发了LC-MS检测酒醅、大曲中黄曲霉毒素、赭曲霉,HPLC检测酒醅、大曲中尿素,单波长快速测定高粱中支链淀粉比例,离子色谱检测白酒中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四种主要阴离子,GC-MS检测酿酒原辅料及酒体中萘系物,LC-ICP-MS分析铬和砷的形态等一系列企业适用的快速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技术,有效提升了企业食品安全的研发、监控能力,并在国内发表了《ICP-MS测定茅台酒中32种微量元素》《白酒行业重金属危害分析》《ICP-MS测定酿酒原辅料中40种元素》等多篇学术论文。

    持续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是红缨子公司扬帆起航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各项生产质量工作有序推进,赵振宇同时负责红缨子公司的生产、科研、质量管理工作,实现了生产经营平稳过渡,种子整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度制种基地覆盖仁怀市4个乡镇、8个村、41个生产组、1585户农户,制种面积11032亩,实现收储种子617.6万斤,收储量同比增加60%。2023年预计在省内推广红缨子种植面积突破300万亩,促进更多农户受益。

    一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工作。带领技术团队立足地方品种资源禀赋,以系统选育为主,持续开展适宜不同海拔区域的早熟抗病酒用高粱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宜机抗病酒用高粱新品种选育,丰富育种技术手段的同时保证现有品种性状稳定遗传。截至目前,从红缨子变异株系中筛选出的矮秆、早熟品种于2022年纯化,命名为红缨子519、红缨子619,并进行了大田试验,专家测产达520千克每亩,两个品种已经按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程序进行申报,预计2-3年可以得到保护,此外还有3个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进行品种登记申报。二是积极申报开展省市级种业科技专项。2022年主持申报省级科研项目“酒用高粱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和良种选育研究”1项,延续开展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种业专项2项,建成“酒用高粱种质资源创新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厅级)创新平台1个,与贵州大学、贵州省种子管理站联合申报贵州省地方标准1项。三是大力提升基地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红缨子”品种参加全国种子(高粱)质量认证试点示范,组织“红珍珠”品种参加贵州省级认证试点示范,连续三年省内外专家对试点示范基地进行田间检验,种子纯度超过99.9%,获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授牌“全国农作物品种示范评价基地”。

 

当前:A3版(2023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