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探究
◎ 韩利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经历了一个形成、沉淀、创新发展的渐进过程。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形式不断延拓。从精神层面看,红色文化包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从意义维度出发,红色文化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与较高的时代价值。立足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的内在逻辑,发现二者在基本目标、核心价值导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阵地,理应积极运用红色文化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与创新思维,打造红色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红色文化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具体而言,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有以下三点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革命年代,党高举红色革命伟大旗帜,团结带领不同阶层的民众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胜利;新时代,高校强化红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指引人才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心。二是有利于重构精神家园。新时代,社会节奏加快、学业压力过大等问题的存在使学生间的疏离感进一步加剧,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红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等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群体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三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现阶段部分高校食堂依然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弘扬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有助于帮助学生“忆苦思甜”进行合理消费。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部分高校只注重挖掘各专业学科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不够重视理想信念建设等。上述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在于,这类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理想信念是学生在追求真理与光明道路上的精神支柱,二是红色文化实际上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与崇高的理想,从而难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想效果。为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需要从创新课堂教学、丰富活动载体与完善工作机制等层面协同发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档升级。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效路径。以思政专业相关课程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利用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多样化形态阐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红色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深入了解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认知,补足“精神之钙”。由于思政课堂具有得天独厚的价值引领功能,专业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难度系数较小;而对于音乐、会计等专业,教师想要借助课堂教学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必须深入挖掘专业教材中隐藏的红色文化元素,在传承红色文化上下苦功夫、细功夫。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境性和体验性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选取红色歌曲作为鉴赏案例与同学分享,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发挥红色文化沁润人心的效果。

   构建多元活动载体,激发师生主体作用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事业,师生参与程度直接影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这要求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科学探索多元活动载体,调动师生积极性,吸引其广泛参与。所谓载体,具体指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具体形式,其能够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举办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红色歌舞比赛、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黑板报评选活动,参观革命纪念馆、党史陈列馆等是较为常见的载体,能够在校园内广泛传播红色文化知识,使高校真正发挥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厚植师生家国情怀的教育作用;还可以借助具体的活动载体积极发现、宣传学校的“红色达人”,运用榜样力量鼓舞、引导师生,以促进高校内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精神文明风气。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拓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覆盖面

    把红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高校想要将目标任务精准落到实处,构建一套有序运转、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是必要条件。具体而言,新时代将红色文化有机嵌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重点健全与完善以下三大机制:一是在领导机制上,建立“一把手”大力抓、主要领导集中抓、宣传与思政部门重点抓的工作格局,从顶层设计入手,为红色文化进校园构筑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在激励机制上,构建奖惩结合的激励举措,通过加大对各级干部的考核力度,倒逼其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多样化形式,保证此项工作能够持久深入地开展;三是在创新机制上,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仅停留于口号式空喊层面,必须立足于创新和发展视角,不断拓宽师生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系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当前:B2版(2023年10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