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助力非遗飞上“云端”
◎ 本报记者 卢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深度融合,让广大群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是让非遗“活”下去、“火”起来、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的助力下,不仅完成了保存、记录、展示,还创新和发展了新的支撑手段与科学动力。如何让更多人看到非遗之美?数字化技术给非遗带来了哪些便利?非遗数字化保护如何落到实处?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如何让更多人看到非遗之美?

    近段时间,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杨婧艺在课余时间常常跟着视频学习如何制作绒花发簪。“其实我是被绒花发簪的成品惊艳后,才了解到绒花制作技艺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后来,我在视频网站看到有老师录制了制作绒花发簪的视频,也购买了一些DIY(自己动手制作)的材料。”杨婧艺一边展示着自己的材料包,一边对记者介绍,“蚕丝线、铜丝、搓丝板、压绒夹……我慢慢地从视频里学会了如何制作绒花发簪。”

    从手忙脚乱到渐入佳境,杨婧艺认为在社交平台分享视频教程的“up主”(上传者)们功不可没。“很多非遗传承人、手艺人都会无私地将自己的制作技巧、心得体会分享给其他人,我感觉好像请了一位大师在给我一对一地上课。”杨婧艺感叹道。

    借助网络手段传播非遗,不仅对观众来说是好事,对于非遗从业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90多道工序、100余种工具、渡线3800多针……这种繁复的制伞工艺,才能制造出被誉为“伞艺的活化石”的分水油纸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2023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毕六福,在短视频平台上开通了名为“毕六福油纸伞”的账号,还开通了网店。记者观察到,毕六福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短视频,不仅展示了古老的制伞工艺,还展示了结合现代审美和日常使用需求生产出来的油纸伞。

    “随着传统汉服国潮的兴起,年轻人也对传统油纸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油纸伞能挡风遮雨,又兼具观赏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成为了高颜值新晋‘网红’。”毕六福对记者说,借助网络传播,能够快速地展示出非遗之美,也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非遗产品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进一步增强大众对于非遗的认知和认同。同时,网络传播还可以促进非遗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通过与消费者互动、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进而不断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提高非遗产业的竞争力,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非遗产品年成交额过亿元,非遗产业的规模正在快速扩大,尤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数字化技术给非遗带来了哪些便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展厅,运用特色的多媒体互动技术,颠覆了传统非遗的展示模式,也让非遗传承行稳致远。

    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能每个人都听过,但是能够“亲身”体验极具沉浸感的上古传说世界,以大禹的视角寻找三江九水图,体验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千难万险治水救民的旅程,还需要依靠VR(虚拟现实)技术。据记者了解,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建成数个“非遗+科技”互动展项,《禹的传说》VR互动就是其中之一。该展项选取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禹的传说,运用虚拟现实、inside-out追踪定位等前沿技术,还原羌族民间传说故事,进一步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展示平台是以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归集数据库中各子系统中的数据,以3D地图、图形、报表等可视化技术手段通过大屏幕进行关键数据呈现。”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希介绍道,数据库资源包含非遗工作、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非遗产业、非遗文创等8个板块。截至2023年4月,数据库录入非遗项目340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4位、非遗产业61个、非遗文创21个、非遗相关工作744项。

    数字化存储、全息数字互动等技术,可以将文物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起来,建立文物数字化模型,实现文物在虚拟世界中的展示和保存,让大量馆藏文物打破展柜的限制,立体呈现在观众面前;数字扫描技术可以清晰掌握文物本体的“健康状况”,为文物保护修缮的精细化提供支撑和依据。张希表示,非遗数据库建设以来,多次在各大、中型非遗展示活动中进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宣传、展示和推广,让广大群众更直观地了解绵阳非遗。

    非遗数字化保护如何落到实处?

    建立数字档案、解码文化符号、分析传统技艺、链接广大网友……如今,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之中的数字化手段越来越丰富。9月2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10月13日,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要板块——非遗成都论坛上,多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士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论坛上,标准起草组代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字化保护室主管周奇介绍道,标准的出台,对非遗数字资源的传播利用、非遗大数据体系构建、非遗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乃至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的认知等方面,都有重要指导和支撑作用。

    “非遗作为一类无形且活态的文化资源,天然依赖于有形化、视频音频化实现保存记录。”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提到,非遗项目的活态存续是非遗保护的首要目的,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采集和著录有利于传承实践的恢复、文化资源的留存、人类记忆的延续。传播者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力量,是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穿针引线”的激活者、整合者、推动者;大众则是非遗保护的潜在力量,大众参与非遗传播是当代非遗保护实践活力的来源;非遗保护的生产和实现,是传播者和大众共建的过程。

    “如何更好地推动和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是业界始终在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兰静认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将会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系统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非遗资源种类丰富、类别间差异大,全面、完备地记录非遗信息需要自上而下的系统性设计,并规范每种非遗资源的采集标准;二是多元技术助力非遗活化的发展趋势,为响应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的各种应用需求,非遗数字化采集方式逐渐多元;三是开放共享的发展趋势,为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增强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度,未来非遗的数字化记录工作将往支持非遗资源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

 

当前:1版(2023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