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传播、践行、服务”三大功能,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人员队伍、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
整合资源,夯实阵地建设。依托基层各类阵地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按照“十有”标准,不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在哪里”的原则,延伸文明实践触角,利用窗口单位、半岛公园、解放街、森林公园等公共场所建立文秀志愿服务岗,综合使用公共服务资源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该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9个、文明实践站122个、文秀志愿服务岗7个,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永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逻索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11个文明实践站被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千”示范项目试点。
科学管理,激发志愿活力。组织各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志愿团体及社会爱心人士,制定志愿服务工作挂点联系制度、联络员制度等,明确各级各部门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制定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计划和每月主题活动方案,推动全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同时,出台《右江区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实施细则》,建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根据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次数、服务事项等,确定不同分值给予星级认证。
压实责任,突出精准服务。采取“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队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党政主要领导和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发挥“五老”人员、乡贤队伍、文化能人、青年大学生等作用,积极引导应急救护、消防抢险、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283支,注册志愿者9.3万人。通过区委主要领导挂帅带头、志愿队挂图推进、志愿者精准服务等多种举措,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等重点工作中。围绕“我们的节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社区邻里守望”“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等主题,常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受益群众20万余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经费保障制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项目补助资金30.48万元,创新打造“理响右江”微宣讲、“红城有爱 爱在消防”关爱地贫患者、亲子阅读推广、“送培创工程”培训、“志愿助残暖人心”关爱残疾学生等12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聚焦问题,解决急难愁盼。以满足群众需求为落脚点,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式”志愿服务新型体系。通过家长里短的方式“沉到一线”,做好服务群众“敲门行动”,倾听群众呼声;运用新媒体打造志愿服务线上留言板,多渠道收集群众愿望,综合研判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人才库,号召各志愿团体发挥各自特点与专业优势,认领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200个,解决群众关切问题2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