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的回信中强调“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天津市河北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三级好人推选为抓手,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好人社区”,建立“好人库”,打造“好人工作室”,完善好人联盟制度,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蔚然成风,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聚焦机制创新 “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河北区广泛挖掘凡人善举,选树“身边好人”,形成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传播效应,让崇德向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建好制度“选”好人。按照身边好人分级推选要求,加大对社区好人推选工作的组织领导,10月初在全区开展社区好人评选,推评社区好人5人,并积极推选为街道好人,进入河北区好人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策划项目“用”好人。重阳节当天,河北区首届好人社区主题文化节暨好人工作室启动仪式在铁东路街道北宁湾社区举行,以讲解河北区历史文化展、开展“童心敬老、爱在重阳”主题绘画、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拍重阳全家福、给老年人开展义诊及疼痛按摩等志愿服务形式,发挥各类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用好机制“敬”好人。建立完善好人工作室(好人联盟)工作制度,形成好人发挥作用的样板;在区融媒体中心、河北微文明等媒体开设好人专栏,对孔令智、栗岩奇、马瑞平等好人事迹进行宣传,邀请好人出席全区迎庆“七一”“十一”等主题活动。
赋能好人阵地 “好人文化”充盈社区
河北区用好各类好人活动阵地,弘扬好人文化,让更多凡人善举从“幕后”走到“台前”。
打造“好人讲堂”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打造北宁湾“好人讲堂”理论宣讲阵地,开设好人讲堂、道德讲堂,坚持“好人讲堂”每月一课,组建以社区内的道德模范、五好楷模、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为主的“好人宣传团”。目前河北区已有宣讲员23名,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志愿精神,增强了居民向“好人”看齐的标杆意识。
建设好人宣传阵地,用良好氛围教育引导群众。建成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展牌、好人社区精神景观小品、争做好人打卡框、善邻亭、好人步道、好人楼门文化等六类特色阵地各一处,成为社区打卡网红点位。设立好人“赞赞墙”,楼门外安装“好人好言”铭牌,打造“百姓茶空间”交流平台,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楼门”组合,打造具有新鲜度、时效性的优秀事迹经验集中展示平台,让社区“好人”成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形象,让“身边好人”成为“身边名人”。
擦亮创新品牌项目,用文明实践助力基层治理。以解决群众“身边事”为着力点,常态化开展“惠邻里”“乐邻里”“乐邻里”三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与河北邮政分公司共建社区青少年公益图书角,周一至周日白天全部开放,“绘本妈妈”“共享奶奶”等社区志愿者爱心守护,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暖心服务。
汇聚发展合力 “好人效应”落地生根
河北区注重发挥榜样作用,汇聚资源形成合力,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挥宣介展示作用,促进招商引资。将好人工作室等作为招商引资对外展示的重要载体,邀请远洋集团、银座集团、圆通速递、娇阳美业等多家企业在好人工作室洽谈,顺利达成合作意向。截至目前,盘活闲置地块1处;引进并认定企业7家,纳统企业8家,完成全年任务116%,提前实现全年目标。
策划特色活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策划“不一样的夏天——萌娃自习室”、“四大发明”体验课等项目,组织“共享奶奶”“绘本妈妈”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200多个双职工家庭参与并从中受益,解决了他们子女假期托管和自习的难题。
整合特色资源,提振群众自豪感自信心。统筹用好属地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张兴庄产业园、银博缘基地等资源,先后组织4批社区群众、未成年人200多人参观、学习、体验,增强对河北区高质量发展的自豪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