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围绕打造公园城市,充分整合利用城市闲置空间资源,打造了一批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口袋公园”。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见缝插绿、布置休憩设施、配套文化景观小品等措施,让散落于城市角落里的边角地块华丽转身,成为市民转角就能遇见的“诗和远方”。
“以前一放学,家长们都挤在学校门口,焦急地找孩子。现在建了‘口袋公园’,变成了孩子找我,我可以在公园的吧台安心地等他。小小的公园里还有许多可以席地而坐的地方,坐满了接孩子的家长,真的很方便。”10月25日上午,在七中“口袋公园”旁等孩子的市民王女士如是说。
“‘口袋公园’不仅让我们老年人接送孩子有了休息的场所,孩子们也变得更愿意放下手机,走出家门运动了。”正在二中“口袋公园”旁接孩子的老人们点赞说。
今年,市城管局围绕重点道路交叉口、中小学校、社区周边进行调研,针对现有街头游园开放不够、功能不全、游线不畅、设施老旧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计划新建、改造提升30座“口袋公园”。
通过学习沪苏浙“口袋公园”建设经验,马鞍山市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推进城市绿地共享的有效抓手,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因地制宜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努力构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体系,打造“马小白”品牌,实行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嵌入休憩、文化、游乐、体育等要素,贯通步道、拓展开放共享空间,增彩添绿,完善配套设施,让园林风景成为市民生活日常,不断提升市民的绿色获得感、休闲幸福感。
其中,利用七中、师苑小学、采秣小学等学校门前空地规划建设的学校型“口袋公园”,通过植入文化墙、活动广场、休憩廊架、非机动车停车位等元素,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学习休闲、家长接送等候等需求,受到师生家长的一致欢迎。
康乐小区等老旧社区周边改造提升的生活型“口袋公园”,将增加平台广场、林荫步道、运动器材场所、打造全龄活动空间,让老人有休闲之处,孩子有玩耍之地。
珍珠广场、太白游园等街角型“口袋公园”,通过增加慢行系统,丰富植物、小品、历史文化等元素,进一步提升街道景观效果,完善健身休憩功能,提升街区活力。
同时,马鞍山市利用部分城市道路,将“口袋公园”连接起来,打通“微循环”,全面构建“口袋公园”有机体,为全市公园城市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补充。
“‘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末梢,我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力争到2025年市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90座‘口袋公园’。”市城管局园林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马鞍山市将继续积极探索“公园+体育”“公园+文化”“公园+停车”“公园+阅读”等形式,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生态治理等项目建设,通过“拾遗补漏—串珠成链—结链成网”三步走,努力满足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转角见美”的美好愿景,全力建设“社区有活力、街区有特色、城市有灵气”的山水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