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大,上一门感到“幸福”的课
◎ 刘晓艳

 

    “学者们对幸福的定义并不统一,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门课的教学目的不是去帮助同学们找到唯一且正确的答案,而是去激活同学们更多的幸福感。”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杨丽教授领衔开设的通识选修课“幸福学”从2021年春季学期起,如今已是第六次开设,覆盖千余名在校生。与“幸福学”课程相关的“幸福讲堂” “心动四季 幸福北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已使万余名学生受益。

    在杨丽老师的计划中,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骨干教师为主力,下学期新老校区共开设五门“幸福学”课程,由不同的教师组合进行授课,将会带来不同风格和味道的幸福课。“幸福学授课团队老师们正在不断打磨和完善课程,我们期待着能将这门课建设成为天大校园内最大规模的通识选修课,满足更多同学追求‘幸福’的需求。”

    杨丽老师与同学们探讨幸福的“四个支点”:关系与幸福、健康与幸福、金钱与幸福、生活与幸福,一起开展“幸福行动”。2个学分32个课时,堂堂课都是“幸福”的体验。

    杨丽老师介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幸福”和幸福相关领域的研究日渐增加,且日益深入。授课团队在每个学期上课前都进行集体备课,并且统一修改和完善PPT,将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增加课程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不讲‘大道理’、不灌鸡汤,讲科学,重体验”,课程内容在设计时,整合了积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科和领域中与幸福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同时切实考虑大学生特点和需求,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形成互补。

    在杨丽老师看来,通过学习幸福课,让青年大学生增加一些对幸福人生的思考,知道怎么做能让自己和他人更幸福,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中,获得一些更松弛的心理体验和人生状态,更加从容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挑战,以更有弹性和韧性的心理状态,勇敢地去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这门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当前:2版(2023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