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回眸十年,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一次对记忆的唤醒,以及对和平的期盼;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理解当下、警示未来。今日之和平,不是在一片空地上凭空构建的大厦,而是在亘古浩劫和文明罹难之后的重生,为其立梁架柱的,一定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和平”二字绝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振聋发聩,从“知”到“行”中,无数青年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是表达“怎么看过去”的鲜明态度,更是彰显“如何向未来”的坚定决心。
接力接续,铭记历史、传递和平
随着时间推移,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数量不断减少,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8位。作为特殊群体,幸存者后人成为南京大屠杀家族记忆代际传承的有生力量,他们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紧紧握在手中。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紫金草学雷锋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提升服务水平,为传播历史及和平作出贡献……”3月4日上午9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23年紫金草志愿者上岗暨青年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百名“紫马甲”齐声宣誓。幸存者马秀英的重孙女马雯倩就是其中的一员。从2019年开始,马雯倩加入紫金草志愿服务队,成了一名“紫马甲”,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来到纪念馆,通过讲述家族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我要尽己所能做好志愿讲解服务,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也希望动员更多人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扛起当代年轻人应有的担当。”
“00后”阮泽宇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阮家田的玄孙,也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的侄孙,从小,他就常听长辈们讲述这段历史。在2014年首次国家公祭仪式上,时年13岁的阮泽宇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国家公祭鼎”揭幕。如今,阮泽宇已成长为一名医学系的大学生。“每年国家公祭日的时候南京都会鸣响警报,我都会在警报拉响的时候站立默哀,更多地想起我们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悲惨遭遇。我要把这段历史记忆传承下去,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作贡献。”阮泽宇说。
除了幸存者后人,年轻一代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态、铭记。“90后”音乐教师孙槿柔,经常参加纪念馆“和平颂”沉浸式演出活动,为观众演奏《我和我的祖国》等钢琴曲目。让观众在乐声中回望历史、祈愿和平。她说:“观众参观史实展后心情是沉重的,走到尾厅时能听到悠扬舒缓的乐声,让心灵得到慰藉。”“00后”大学生雍紫琳,协助工作人员向外籍观众发放南京大屠杀国际传播现状问卷,她还会用英文向外籍观众介绍史实,她说:“用自己所学所知,向外国人讲述历史,展现南京大学生的形象。”
为了让年轻一代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早在2014年,南京市有关部门就组织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包括《血火记忆》《历史真相》《警示思考》三册,分别供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阅读和学习。多年来,南京的学校联合全国数十所学校开展“童心记历史·云上共朗读”云班会,共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收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
近几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的观众留言中,“铭记”“勿忘”“和平”是高频词,而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留言成为留言最多的主题;国内外观众均以青少年为主体,平均年龄约23岁,“90后”“00后”占总留言群体的80%以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那段浸满血泪的岁月,触摸历史细节,沉思与诉说,成为历史的倾听者、和平的传递者。
传承文化,展青春朝气、现自信自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为年轻一代成长成才提供了文化沃壤。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前,年轻一代正从传统文化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寻找中华文化的根,梳理中华文化的脉络,并将其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被坚守在三星堆的第四代四川大学考古人——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海超看作是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意义,也是考古的魅力所在。文化借助科技的力量重新发光,考古工作者在新的祭祀坑上搭建起新的房子——“考古方舱”,为文物提供了最好的保存环境;利用X光技术对三星堆7号坑的“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进行研究,发现了古蜀人焊接技术的证据。黎海超说:“在3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居然能够将不同的青铜构件焊接到一起,这实在是令人惊叹。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正是来源于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香港,“汉服”有另外一个名字——“华服”。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的“中国华服日”,香港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中华服饰文化的年轻人就会盛装打扮自己,在中环、尖沙咀等繁华街道“走秀”,展示“华服之美”,展示“文化自信”。香港这群年轻人,给了自己一个称呼:“同袍”,这正是取自《诗经・秦风》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某汉服爱好者协会的冯惠菁、高莉和王宇,与近300位爱好汉服热爱中华文化的香港青年一起,从2020年开始,每逢花朝节、端午节、中秋节……在香港举办了一场又一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冯惠菁与“同袍们”的努力不只是服装,还有头花、腰带、吊坠、纸扇……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她们自己亲手制作的。他们还言传身教,短短两年多时间,走访了香港20间左右的中小学校,与超过4000名学生一起,进行有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新潮、创新和青春。穿华服、养花鸟、听戏曲、盘文玩、学中医、打太极拳、练八段锦、围炉煮茶……以“国风”“国潮”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成为青年群体中的流行文化,我们发现,文化自信已经内化为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创新创业,立时代潮头、破发展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的时代需要新青年的引领。在和平年代,大多数青年的任务不是在战场与敌厮杀、关键时刻献出生命,但依然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拼搏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跳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用青春擦亮“中国制造”招牌,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11月29日,“航天科工杯”2023年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暨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浙江省宁波市落幕,历时5个多月,吸引超过1.3万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4.6万多名创业青年报名参加,最终评选出金奖54个、银奖106个、铜奖196个和优秀奖若干。
“创青春”营赛活动是各地青年投身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成长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12月8日至10日,第六届青年创客挑战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大赛聚焦“气候行动”,充分鼓励青年人利用科技、数字技能,以绿色、包容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黑鲸科技”项目和“选菌减碳”项目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8支获胜团队将有机会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于2024年举行的“青年共创实验室峰会”,与来自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青年创业者一起展示青年人如何通过社会创新创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商业解决方案。
11月22日,第十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10名获奖者登上颁奖台,接受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的颁奖。创办于2009年的“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以下简称“省长奖”),是云南青年创业的最高荣誉,举办了10届的“省长奖”,为扎根云南的青年厚植了干事创业的沃土。1999年,李孝轩和创业小伙伴在昆明江岸小区,以仅有的12台旧电脑,成立了爱因森电脑培训站。创业第十年,他们成为第一届“省长奖”获得者。在“省长奖”的激励下,2011年,李孝轩创办的学校升格为云南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更名为云南工商学院,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中国新高教集团,在全国陆续创建了8所大学,现有在校生14万人,教职工近万人,累计向社会输送了40多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争夺赛及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大学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宋卓琛带来的“奶山羊智慧养殖项目”,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已建成陕西省蒲城县奶山羊产业智慧养殖数据中心,建(改)造3座标准化智慧羊舍,帮助当地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增产增收。多年来,通过大赛,一大批航空航天、新材料、脑机接口、立体视觉等硬科技项目不断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应运而生,大量高精尖项目落地成长,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带动新经济发展。
…………
围绕明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9项重点任务,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同时,明确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对党和人民的新需求新要求,广大青年应苦学本领、钻研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拥有傍身的“金刚钻”,揽下“瓷器活”,用青春的激情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综合自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
链接
争做强国有为网信好青年
12月4日下午,由广东省委网信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互联网行业党委联合主办,南方新闻网和省互联网业联合会承办的“争做强国有为网信好青年”——“创新创业同心干”典型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省互联网行业的典型故事代表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通过既生动又质朴的言语讲述了自己或团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披荆斩棘、勇毅前行的故事。
以“争做强国有为网信好青年”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同心干”故事征集活动自9月初开始,经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共评选出10个典型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广东和澳门网信青年积极投身网络强国建设、为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用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的良好风貌,高扬了胸怀强国志、逐梦大湾区、弄潮有作为的时代精神。
青年博士
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为打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农村室、(京津冀)山东博士生联谊会在曲阜市陵城镇调研时,与地方政府商议启动“博士小院”助力乡村振兴项目。短短3个月,山东济宁、德州、聊城、济南、泰安等5地市8家博士小院正在筹建,10月份落成的全国首批3家博士小院已源源不断释放活力,真正实现了青年博士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博士小院第一个临时党支部12月5日在曲阜市陵城镇辛庄博士小院成立。20名博士党员将每年6次集聚小院,在党建引领下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青年博士党员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学识、本领,开展对农民生产技术、文化水平、销售技能的培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另一方面,以博士党员为引领,已辐射带动身边不同专业200余名青年博士为曲阜辛庄博士小院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让青春在乡村振兴大舞台
绽放绚丽之花
近日,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印发决定,授予马晓丽等10名同志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称号,授予常富东等380名同志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是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授予在乡村振兴领域作出积极贡献的青年人才的全国性奖项。该奖项于2021年由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更名而来,每两年开展一次。
他们是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先进青年典型代表,他们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是广大青年逐梦乡村、建功立业的榜样。
(据南方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