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什邡市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新鲜的瓜果蔬菜琳琅满目,买菜的市民喜笑颜开,烟火气在商贩的吆喝声中传递……12月4日,伴着晨光,记者走进了四川省什邡市陵园路市场,干净明亮的市场环境,让前来买菜的市民张敏连声夸赞:“市场改造后,随地摆摊、占道经营、环境脏乱的景象不见了,现在的市场明亮又舒适,菜品干净又新鲜,真是买菜也能‘买出’幸福感!”
陵园路市场的变化得益于什邡市在农贸市场改造工作中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按照“谁的产权谁投入、谁改造,政府补贴”的原则进行改造,为老百姓兜起了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米袋子”和“肉盘子”。
陵园路市场的变化,是什邡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最鲜活的缩影。2021年,什邡市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3年来,该市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创建理念,紧抓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实践活动、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增强城市品质,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照进现实。
聚焦群众所需
提升城市品质
院落绿树成荫,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干净卫生……走进方亭街道银杏社区农和院小区,三五成群的居民或坐在桂花树下的休闲椅上晒太阳,或绕着小区院落转圈散步,院落旁的白色院墙上,红如烟霞的爬山虎正向上生长。
“现在,居住在农和院,大家都感到安心和舒心。”银杏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涛告诉记者,农和院是典型的“三无小区”,停车难、环境差、设施旧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在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银杏社区引导农和院成立了业委会,并推选小区老党员组建“红管会”,积极筹措资金,对小区绿化带、门禁系统等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农和院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高度关注、热切期盼的惠民工程。什邡市紧扣“顺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目标,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于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据什邡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小区在改造前均引导小区成立业委会,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将决定权、选择权、参与权充分交给居民;改造过程中,每个改造项目均坚持在“阳光下”透明化开展工作,公开公示改造时间、内容,让居民清晰地知晓每一个环节,全过程参与工程的监督管理;改造完成后,引入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网络投票等方式,让老百姓为改造工作打分。
在什邡的老旧小区悄然发生着变化的同时,一条条背街小巷也在城市有机更新理念下华丽蝶变。漫步在方亭街道白果社区花市街文化创意街区,灵活的街面分布,缤纷的巷道主题,让人直夸“好美”!在花市街住了30年的居民刘黎凤说,现在她最喜欢的事就是出门溜达,坐在街边休息椅上晒晒太阳,感受年轻人的“潮”生活、花市的“慢”时光。
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是什邡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生动实践。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什邡通过开设网络问卷调查、设置创建文明城市意见箱、入户走访收集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群众反映强烈的13类问题纳入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了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改造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截至目前,什邡共改造老旧小区84个,农贸市场3个,对93个小区、8条主要街道开展“空中飞线”专项整治,建设包括主环16公里、绿轴4条、邮票驿站10处、主题公园3处、网红桥1座的环城绿廊,实施马沿河景观改造工程整体增绿约11.2万平方米,改造书法广场等5处临时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600余个,高标准改造提升20座公厕……
一批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事项得以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
聚焦服务群众
弘扬文明风尚
在手机上打开“智慧什邡”APP,进入“精神文明”专栏,点击“点服务”填写个人信息、地址及需求,再提交,待什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后台审核后便可等待志愿者上门服务……这是什邡市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推出的志愿服务“点单派单”系统的点单流程。
在什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益孵化间,什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钟丽婷告诉记者,群众点单审核发布后,志愿者通过APP中的“做志愿”便可看到就近的群众点单,点击“接单”即可查看群众点单的信息,然后根据APP中的定位找到群众完成志愿服务。“志愿者完成服务后,点单群众在APP中点击‘完成’并对志愿者评价打分,之后志愿者获得志愿积分并在后台形成点单记录。”钟丽婷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智慧什邡”APP注册参与志愿服务,2023年累计完成线上点单1484单,惠及群众5万余人。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什邡市1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会制作统一展板,在上面公示本月活动安排和下月活动计划,市民也可通过微信群、社区群、业主群等在线下报名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什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前,记者看到了该中心12月的活动安排,从月初到月末,中心组织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学党史宣讲活动、“活力什邡 精致生活”文化文艺活动等主题活动。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的风就吹到哪里。”钟丽婷表示,依托全市1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什邡正组织7万余名志愿者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等五大文明实践主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文化文艺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丰富群众生活,提升市民素质。
记者还了解到,为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树立“好人好报”价值观念,什邡市还印发了《什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礼遇办法(试行)》,实行志愿服务星级认定,对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和激励,邀请市级以上优秀志愿者参加全市性重大活动,对志愿服务时长每年度满100小时、200小时、300小时的志愿者分别给予免费电影票、免费公交卡、购买意外保险等奖励,对生活困难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扶。
值得一提的是,什邡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还开起了“积分超市”,实行志愿服务兑积分奖励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兑换大米、鸡蛋、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17648份。“‘积分超市’的设立,是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自愿参与捡拾垃圾烟头、关爱特殊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什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分超市”这一奖励机制,什邡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聚焦乡风文明
赋能城乡融合
走进雍城街道箭台村芳菲苑集中居住点,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错落有致,一幅幅不同主题的文化墙栩栩如生,一户户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的绿植在冬日的暖阳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箭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大兵介绍,该村始终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抓手,以和睦家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以芳菲苑为例,箭台村专门聘请艺术设计团队对院落公共区域进行整体打造。“有了优美的环境,老百姓就能搞好自己的小经营。”张大兵说,村民利用自家院落开起了民宿、农家乐、茶馆等,一到节假日,便有一群群来自附近城市的游客或走进茶园喝茶晒太阳,或闲庭信步领略乡村的独特风光。
芳菲苑内还有一座十方书院,据十方书院负责人、四川省书法协会会员华晓峰介绍,书院分设家风馆(村史馆)、乡村书屋等阵地,是一处集展览、阅读、培训为一体的乡村文化空间。“在这里,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孩子们一起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华晓峰说道。
在距离箭台村20分钟车程的师古镇红豆村,有一棵久负盛名的红豆树,迄今有1200年历史。近年来,红豆村依托千年红豆树,深挖“红豆文化”,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打造“社会资本+村组集体+村民利益”联结的“红豆幸福里”景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同时,组建文旅管家等6支劳务团队,解决150余人就业,助力农民持续增收。
红豆村还积极探索千年“红豆树”下的婚俗新风,充分挖掘红豆文化、川西婚俗文化,打造爱情文化民俗体验馆,建成月老祠、相思花海等,联合什邡市民政局、市团委等成功举办“缘定什邡·今年有喜”结婚登记集体颁证仪式、“红豆啵啵音乐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友邻县市及外地游客光临,不少准新人也从各地来到红豆村拍婚纱照、祈福,体验川西婚俗。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什邡市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三统筹三融合”模式(统筹阵地资源、统筹部门资源、统筹社会资源,融合文明理念、融合文明新风、融合文明创建),以村级示范点探索打造和睦家园、千年“红豆树”下的婚俗新风等特色乡风文明治理模式,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城乡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模式,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离开什邡时,街道两旁,金黄的银杏与冬日暖阳交织在一起,为城市增添了亮色;街头巷尾,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一言一行间播撒着文明;美丽村落,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正为乡村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一座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精致什邡”正逐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