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节气中款款而行
——读沈卫林《在江南遇见二十四节气》
◎ 周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曾在孩童时代给了我们关于四季变化的最初启蒙。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逐渐认识到,春节团聚,清明祭扫,夏至尝新,中秋赏月,岁时节令之中,凝结着中华先民的智慧结晶。我们的祖先就凭借这24把钥匙,操持农事活动,安顿整个族群的繁衍生息,开启了认识自然规律的一扇门。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节气与农事与风俗与美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关联度均以北方为落脚点,因此,关于江南的二十四节气的述说便少之又少,提及江南,往往不说节气,几乎所有关于江南的讯息都淹没在小桥流水杏花烟雨的印迹之中了。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们对江南节气印象的缺失。来自浙江桐乡的作家沈卫林,就是一位江南风物的观察者、记录者、有心人,读他的新书《在江南遇见二十四节气》,追随四季流转,体察云天、山水、植物、美食、民谣,可以感受烟雨江南的独特韵味与诗意风雅。

    作者从一个普通江南人的视角,去观察一个节气到另一个节气,春风化雨、白露为霜的漫长过程;去思考从一个季节到下一个季节,循环往复、耕耘收获的底层逻辑。书中既有关于岁时节令的内在机理,也有叶落花开所传递的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讯息,还有咱老百姓因应节气变化而形成的各种古老民俗,字里行间蕴含着温暖而又质朴的情感,读来令人齿颊留香,满目烟霞。

    且看作者笔下的冬至。田野里铅华落尽,集市上人头攒动,昼短夜长的冬至时令,是劳作一年的人们享受慢生活的最好理由。在桐乡,人们把冬至前后的几天,统称为“冬节”,对应着“冬至大如年”的民谚,是需要隆重对待的一次“期末大考”。我们所熟悉的冬至吃饺子,在北方地区比较流行,桐乡人吃一种叫“冬节馒馒”的面点,外形与普通的肉包子颇有几分相似。它皮薄馅多,以萝卜、肉末等作为主料,且为祭祀考虑,还增加了青白相间的色彩,给人以朴素自然的亲近感。

    有人说,中国人过节,都免不了要有与“吃”相关的习俗,从中秋的月饼到端午的粽子,从清明时节的青团到大年三十的一桌年夜饭,所言确是事实,似乎不无道理。不过,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喜爱美食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蕴含着中国人勤于劳作、热爱生活、善待人生的处世哲学。在沈卫林笔下,二十四节气既对应了物候的变化,也关联着民间的袅袅炊烟、淡淡乡愁。比如,桐乡人会在立夏时节做“野火饭”,相传吃了它,可以避免“痓夏”,食材包括糯米、粳米、豌豆、荞葱、咸肉、春笋、香肠、蒜苗、胡萝卜等十来种,火候和技巧也很讲究,要用专门的野火灶、柴火、铁锅,经过多道工序,耐心烹煮,最终成就一道可口美食。书中这样写道:“自己动手,搭灶、淘米、切菜,功成之后,在树荫下或站或坐,没有陌生人的喧哗,只有老朋友的评价,慢慢品尝这盛行于春夏交替时的美味,感受节令赋予的天然物产与劳动成果的味道。”读着这样的句子,让我萌生了要去桐乡品尝野火饭的念头。

    寒来暑往,四时变换;春种秋收,物阜民丰。学会在冷暖交替中因时乘便,也就学会了在人情物态中领悟、分享和品味生存之道。到那时我们就会明白,顺应天时物道,每一个节气都是良辰美景,打开人生的境界,每一个日子都值得珍惜。

 

当前:4版(2023年1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