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用主题教育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两山”路径推动生态产业
遵循“生态产业化”发展思路,湟中区深化“两山”理论,找准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
通过深挖群加乡独特森林景观资源,主打林下特色养殖和生态休闲旅游,集群化实施梅花鹿养殖基地、羊肚菌种植基地、“云上群加”太空舱露营基地建设项目,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用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依托“一核两群七区九点”全域旅游格局,推广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相继开发乡趣卡阳、千紫缘、上山庄花海、盘道花田、慕容古寨、印象云谷川等景区,积极吸纳周边500余人务工,人均年收入4万余元。并通过农家乐、特色种植、售卖农副产品等形式,间接带动脱贫户2200余人年增收500至3000元。
资源禀赋提升发展潜能
湟中区牢固树立“立足优势谋发展,因地制宜强产业”的鲜明导向,坚持有种有养有加工,围绕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藏、市场销售等环节,重点突出产业链延伸,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实现全链条增值。
紧扣蔬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主线,实施拦隆口镇蔬菜包装加工产业发展项目和田家寨镇坪台村蔬菜加工厂建设项目,促进蔬菜加工模式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施多巴镇玉拉现代农业项目和西堡镇山野菜加工项目,其中玉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借助东西协作人才帮扶,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育苗产业,就近吸纳300余人就业,年培育草莓种苗260万株,鲜蔬菜年产达1.6万吨,年净利润220万元。
产业优势激活振兴动能
湟中区坚持“做大油菜、做强马铃薯、做精蔬菜、做优饲草、做良奶业、做专养殖、做细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发挥乡镇农稷协作公司和龙头企业主体带动作用,以李家山食用菌、云谷川特色种植、西纳川果蔬休闲等产业园为基础,探索“农旅融合、三产联动”的联农带农新思路。并以5A景区塔尔寺为中心,辐射乡趣卡阳、上山庄花海等现有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万亩油菜花海”,推动“一乡一业新格局,一村一品新业态”。探索联农带农新模式,建立“政策引导、要素投入、土地流转、主体带动、社会服务”和“吸纳务工、入股分红、订单农业、保价保险”等方式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开展社会化托管服务、良种繁育和秸秆综合利用,不断推动农牧业产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依托甘河工业园区域优势,建设甘河滩汽修厂,项目建成后通过商铺租赁、入股分红、吸纳务工等方式带动甘河等 14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