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为幸福生活添彩
——甘肃华池县聚力文明实践培育文明新风
◎ 梅金娟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近日,伴随着悠扬的钢琴声,一曲雄浑有力的男女合唱,在位于华池县幼儿园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响起,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倾听。如今,在甘肃省华池县,无论车水马龙的县城还是炊烟袅袅的农村,这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随处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运行模式,让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文明实践+阵地建设

    文明成果全覆盖

    位于华池县县城中心位置,占地5700余平方米的华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县最大的多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这里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图书馆、大舞台、志愿服务岗、心理咨询室和体育健身室等功能阵地,形成标准规范、布局合理、群众便利的县域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阵地。建成以来,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周末学习读书的好去处,“大妈”们翩翩起舞的舞场,大爷们喝茶打牌的聚集地,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尤其周末,更是热闹。

    中心工作人员韩晓楠介绍,县内一些群众性文化活动也会在这里举办,她说:“从盛夏到隆冬,时常有各类文化活动在这里开展,台上演得起劲,台下看得兴起,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据了解,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外,目前全县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6个,以及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阵地覆盖全县社区、行政村以及部分自然村。

    以文化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华池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温磊认为,“以文惠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至关重要。”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吹响文明新风号角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仅是群众愿意去、经常去、乐于去的“文化乐园”,也是华池县13526名各类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根据地”,他们发挥各自优势,聚沙成塔,为当地群众带去了各种各样暖心便民服务。

    在紫坊畔乡刘坪村,一到寒暑假,由驻村工作队和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就会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辅导班,为各个年级的孩子们辅导作业,开设艺术类课程,陪孩子们度过愉快而充实的假期。在元城镇高桥村村史馆,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为村民或者游客详细讲解村子的历史和文化。在上里塬乡上里塬村,窗明几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农闲时妇女们会在这里接受志愿者的刺绣技艺传授……

    与此同时,随着志愿服务活动从城市深入到农村,从普通服务类覆盖到各个专业领域,不断有受益群众和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仅今年以来,华池县内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了17652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36场(次)。”华池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邓旭龙介绍。

    文明实践+文化普惠

    奏响文化强县奋进曲

    “范仲淹穿越到现代,在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今日大顺城,这个创意真的绝了!”时至今日,谈论起7月份举办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推介周上的原创节目,华池县群众依旧津津乐道。

    全民参与的大型文艺演出、歌手选拔赛之外,华池县还通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级各类的读书沙龙、理论宣讲、书画展、摄影展、文物展,以及文艺培训活动,群众受益面逐步扩大到村组层面。

    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每天免费开放8小时以上。“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活动实现常态化,全年共提供流动演出1800多场、流动图书借阅94000多册次、公益电影350余场,做到了基层文化舞台不空场,文化活动不打烊。

    此外,通过志愿者管护以及线上服务,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看书、看报、网上学习以及线上开展文体活动的平台渠道,群众可以通过线上美术暨书法作品交流展、非遗荟萃项目展示,以及数字博物馆,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盛宴。

    “融入百姓生活,浸润百姓心田,以实践之力点亮文明之光,给群众幸福生活添彩。”华池县委宣传部部长南克接受采访时如是说,“用文明标注进步。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的滋养和乐趣。”

当前:4版(2023年12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