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芬芳满襄阳 城市美好向未来
——湖北襄阳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 孙修廷 王晓鸣

 

    2023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守“为民惠民靠民”创建初心,聚焦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常态长效,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扎实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崇德向善  让文明创建有“高度”

    襄阳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指挥长、市长任第一副指挥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包保制,把文明城市创建各项任务细化到人、明确到岗,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建以“市为主导、区为主体、部门街办负主责”的创建格局。实行文明城市创建“日常督办+月度拉练调度+双月模拟测评、‘红黑榜’评选”闭环管理,创建任务达到日清、月结、双月考效果,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化。

    该市出台了《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用法治力量为城市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巩固深化创建成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襄阳市进一步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小品建设,融入公益广告宣传,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历史文化和文明城市相得益彰。

    今年,襄阳市把每周五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广泛开展“洁城行动”“我是文明城市小主人”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有规律、更有节奏,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满足群众所需所盼。此外,襄阳市还持续开展“文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接地气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

    绣花之功  让文明创建有“精度”

    襄阳市开展创建为民实事项目活动,办好建设交通路口遮阳挡雨棚、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居民小区集中晾晒区、增添小区健身器材、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等关系群众生活的民生事,让群众处处感受到创建为民。2023年,全长27公里的襄江大道实现全线通车,环线提速改造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同时,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开工建设连山湖生态公园、桃园公园等5个综合公园,新建10个“口袋公园”,打造了3条月季主题特色路,完成了414个老旧小区改造;集中整治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围绕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丢烟头)、行人闯红灯等十类不文明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并开展“车窗抛物”“牛皮癣”整治“随手拍”有奖举报。

    该市不断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增强文明意识。在全市城区开展星级小区(楼栋)评选工作,通过小区“擂台赛”的形式,调动居民创建星级小区(楼栋)的热情,让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工作;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常年开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题专栏,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做法,传播文明理念,倡导文明行为。

    此外,襄阳市还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必修课,印发《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深入开展“三进”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渗透作用,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青少年文明素养持续提高,带动家庭文明、社会文明。

    见贤思齐  让文明创建有“温度”

    2023年,襄阳市先后向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推荐“身边好人”数百人,其中,荣登“中国好人榜”2人,入选“湖北好人”3人,在全市形成了好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浓厚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立1.1万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创新推广“时间存折”志愿服务机制,把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时间单位和积分,把志愿服务“存储”起来,让爱心善举“有分值”、服务时长“可增值”、奉献互助“有价值”。通过积分兑换,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实现三级文明实践活动一体贯通,推进全域创建向纵深发展。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也让乡村换新颜、更有内涵。目前,全市229个村、45个乡镇先后进入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行列,涌现出吴店镇、龙王镇、牛首镇花园村等一大批全国文明村镇。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

    文明是永不褪色的城市符号,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放眼古城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如甘霖似雨露,悄然拂进襄阳儿女的心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唱响“声声”不息的文明之歌,续写大美襄阳的幸福新篇。

 

当前:B1版(2024年01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