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才活力 夯实发展基础
——青海海西州多举措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海西宣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着力优化人才工作措施,组建了一支梯次合理、新老衔接、适应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为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围绕“育才”强思政,激活人才内生动力。配齐配强专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708名、专职辅导员206名。不断完善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大思政”体系,把师生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完成格尔木市第二中学与青海师范大学、海西州教育研究室,海西州高级中学与青海民族大学协同共建,实现海西州中小学与省属高校开展思政课共建同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创建省级校园文化示范校6所、州级校园文化示范校23所,认定2个高中学段州级思政名师工作室,进一步激活课程思政建设内生动力。

    紧扣“用才”建队伍,夯实人才发展基础。印发《海西州教育优秀人才支持办法》,结合《“柴达木英才·教育教学人才”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教育人才引、育、留、用具体措施,投入专项资金460万元支持人才教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每年安排3—5名校长赴浙江省等教育发达地区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影子式”跟岗学习4个月,教师发展呈现“专业化”良好态势。搭乘全省“校园引才专列”,有重点地赴外“组团式”引才,累计引进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1名、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名,为海西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施海西州“四名”人才库项目建设,创建人才工作室19家,跨区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教学研讨,辐射带动本土人才400多名。引领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师徒结对”方式,建立“师带徒”关系,培养一批青年教师和教学新秀,持续发挥“青蓝工程”实效性,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支撑。

    聚焦“留才”增投入,提升人才待遇保障。千方百计协调解决学前教育非在编人员保教岗位工资待遇偏低问题,出台《关于提高学前教育非在编保教岗位补助资金标准的措施》,利用3年时间,将全州非在编学前教育保教岗位补助资金标准提高到州级每岗每月3000元,目前已落实资金359.4万元。畅通乡村教师职称晋升和评聘“双通道”,开展乡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工作,目前已有49名乡村教师被评为高级教师或一级教师。修订《海西州中小学教育教学优质发展综合评价激励办法》,实施《海西州校园引才管理措施(试行)》,将激励资金由5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落实教师每年体检、乡村教师荣誉、节假日慰问、贫困教师家庭救助、优秀教师外出疗养、宣传报道等制度。

    突出“识才”强教研,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大力实施教师大培训、大教研、大比武“三大”研训策略和新秀—骨干—名师“三层”梯级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开展全州教师“教学能手”评选暨岗位大练兵、作业设计大赛活动、优秀教育教学课例评选等教研活动。抓好市(县)级常规教研活动督导落实,激发教研活力。推进“学课标研课标”行动和教研“三级清单制”,开展全州“大教研、大听课、大评课、大检查”活动3次,开展公开课148节。聘请企业专家兼任客座教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建成“孙向东国家级名师工作室”,引进“李小松博士工作站”。推进中职“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工作,与省级企业、兄弟院校成立“青海盐湖产教联盟(职教集团)”。目前,已有3所高等院校、7家企业加入盐湖产教联盟,初步形成政、行、企、校深度融合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瞄准“引才”补短板,增强教育援青内涵。加强与浙江教育援青合作,采取创新帮扶模式、搭建智力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多举措推动智力援青由“点对点”帮扶向全方位、立体式、社会化帮扶转变。推进全州7个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与浙江省7个市教育行政部门结对,101所学校与浙江省99所学校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关系。浙江省5所重点高中“5+1”组团帮扶海西州高级中学,浙江省10所重点中高职院校“10+2”组团帮扶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邀请84名浙江专家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研员开展两地走访交流、挂职学习、跟岗研学、教研互鉴、名师送教、专家讲座等“小组团”定制式送教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援青人才优势,通过人才引领、资金整合增强援青扶智后劲,助力完成全州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298人次,实现教育援青州、县、校三级帮扶全覆盖。

 

当前:B1版(2024年0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