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姑娘要花,小子(男孩)要炮。”这是我老家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东岸乡的一首童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差,孩子们对过年没有太多要求,女孩子能有一根红头绳、一朵花戴在头上,男孩子能有火炮放,就心满意足了。
在我的记忆里,说起过年,就特别兴奋。每年腊月,我都望眼欲穿盼着过年,过年就能吃上奶奶蒸的白面馍,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燃放爸爸买的长鞭炮。
小时候,一进入腊月,我的家乡年味就渐渐浓起来。先是看到奶奶、妈妈忙着淘粮食(小麦)、晒粮食、磨面粉,拿黄豆换大米,做腊八粥。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是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敬灶神。小年一过,就要赶年集,办年货。记得家里的年货都是我和爸爸一起去置办,买肉、买菜、买春联、买香蜡纸炮,样样俱全。
腊月二十五,奶奶、妈妈就忙着蒸年馍。年馍的品种很多,有白蒸馍,有枣花子,有花卷(粗细粮搭配),有包子,有杂面角子,并且蒸得很多,足够吃一个正月间。那个年代生活过得很紧巴,小麦面很少,必须精打细算,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用来招待客人。我常听奶奶说“自己吃了填坑,人家吃了传名”这句口头禅。枣花子是敬祖先的,白蒸馍、肉包子是用来招待客人的,花卷、杂面角子是自己吃的,往往因为我不愿吃杂面馍要吃好面馍而跟奶奶怄气。
大年三十晚上,敬过祖先,吃过饺子,奶奶就给我5角压岁钱。拿着压岁钱,我高兴得跳起来,还给奶奶磕个头。
大年初一,非常有讲究。女人一般不早起,不做早饭,因为一个家庭的女人,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要让她们好好歇歇,都是男人早起做早饭。初一都起得早,叫起五更。我和爸爸起床后,首先放开门炮,一般都是三个大炮,一串鞭炮。大炮由爸爸来放,鞭炮让爸爸挂在竹竿上由我来放。放完炮,我忙着烧锅做饭,爸爸忙着祭祖的东西。然后给请回家的祖先烧纸上香,磕头敬拜,请求先人保佑全家平安。
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戚了。初二妈妈带我去姥姥家,初三奶奶带我去姑姑家,初四妈妈带我去姨家。那时候,过年走亲戚,礼物很单调,就是油果篮子,里面装三十根自家炸的油条,两封果子(糕点)。过年我最乐意走亲戚,因为走亲戚不仅吃得好,还能收到几角过年钱,真是开心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