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枝一叶”中推进文明新风尚
◎ 谢伟锋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溯源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脉络,细细品读,更能感悟出“文明”二字的深刻语境。

    文明,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所向”。文明可以追溯到上下五千年的遥远,也可以走到百姓生活的身边。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在“一枝一叶”的细微之中推进文明新风尚的形成,是当前的时代课题。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弘扬社会文明风尚,关于它的付诸,也可以是一个个可感、可知的场景。不久前,江西余江举办了一场移风易俗集体婚礼,18对新人喜结连理。狠刹高价彩礼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它需要现身的说法。把移风易俗工作推进到年轻人群体之中,让他们主动成为“宣讲员”,也由此弘扬了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于一体的社会文明风尚。

    当前,互联网越发成为“最大变量”,它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网络文明建设该从何处着手?湖北鄂州小伙吴运杰自制的一份地图,火爆网络。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文物古迹的坐标。每一个标记,都是他在查阅资料和判断艺术价值后标注出来的,有网友感叹第一次直观感受到“灿烂的中华文明”。网络一头连着大时代的科技发展,一头连着普通人的文明践行。在无数个“IP地址”背后,是网络文明建设的以小见大。

    赢得最富有朝气的力量,是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不断赓续的关键。2023年国庆节后,一堂由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开展的“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云队课和全国的小朋友见面——“穿越千年”感受古蜀文明、与马儿一起趣探亚运、探索深海“黑色宝藏”的秘密……“硬核又浪漫”的主题云队课,让孩子们产生“何以为中国”的感知。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是场“奇妙之旅”,把它转化成共情共鸣,有人已经示范了“教”与“学”的创新方式。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硬核”,在于人的力量发挥,要持续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和宣传。通过录制音频、网上展播的形式,让百名“中国好人”诵读《百年革命家书》选编的100封红色家书,让正能量传播到更远处——这是甘肃开展的文明主题传播活动。看见“真”、听见“善”、感受“美”,当“中国好人”站在讲台之上,本身就是一道文明的风景。学习他们、靠近他们、成为他们,这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双向奔赴”。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工作的手段应是多元丰富的。譬如,铁路部门在部分高铁线路试点推出“静音车厢”,满足了很多旅客“想静静”的诉求。当公共场合的边界感被打扰,这就给文明出行出了一道“考题”。提供公共空间差异化服务是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工作的生动实践,更进一步说,增进文明共识、培养公共习惯,也是每个现代公民的应有之义。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既要做好统筹谋划,又要在人民群众关切处细化落实,正所谓“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

当前:A1版(2024年01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