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乡村高质量发展“门扉”
——青海海西州多种产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 海西宣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52个(含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6个),累计投入财政衔接补助资金4.59亿元,实施项目107个,初步形成一系列样板经验,相继形成多种产业模式,进一步带动试点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帮助群众增收,补强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促发展稳增收。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于2021年被选为省级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经过3年发展,红柳村形成了以新兴农产品市场发展为导向,以乡村旅游为吸引的新型农村。红柳村现有粮食作物种植基地1200余亩,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业观光体验馆(智能温室)和26座无公害蔬菜基地大棚,打造占地约3000亩的集垂钓休闲、农家餐饮、蔬果采摘、娱乐观光、农业科普、党性教育为一体的“红色”生态农业园,相继建设农家餐饮旅游服务项目、亲子游园等项目。同时,创新开展“一巷八户长”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农户吹哨、户长报到、联保周到”服务模式,鼓励和吸纳村民参与到项目经营、维护中,实现乡村精细化管理,努力让村民吃上“产业饭”“旅游饭”,使村民在产业经营中受益,截至目前,已带动20余户农户稳定增收。

    试点产业建模式树新风。德令哈市柯鲁柯镇乌兰干沟村于2023年被选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该村立足青稞特色资源优势,深挖青稞资源价值,通过组建“村‘两委’干部+致富能人+种植能手”的产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协调内外作用,推动完成土地流转进行青稞规模化种植,以“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青稞种植连片机械化、规模化。与青藏部落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青稞精深加工,初步构建了从田间生产到精深加工的青稞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青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组建以“党支部+村民理事会+骨干村民”为主的治理人才队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从公共文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乡风文明活动、入户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逐渐形成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

    路衍经济兴产业富群众。都兰县香日德镇上柴开村、察汗乌苏镇上滩东村、巴隆乡托托村自2021年创新发展“路衍经济”产业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后,都兰县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交通辐射带动作用,集聚公路沿线优质资源,坚持以路兴业、路产融合,大力发展以“服务区+旅游”“服务区+餐饮”“服务区+汽车服务”等“服务区+”为模式的“路衍经济”,形成了“一业带动、多业支撑、联动发力”的多元路衍产业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引擎。截至目前,在109国道沿线的宗加镇艾斯力金村、香日德镇上柴开村、沟里乡秀毛村、察汗乌苏镇上滩东村、巴隆乡托托村等5个试点村累计投入资金5450.89万元,聚力发展公路沿线“路衍经济”,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带动2650名群众年增收156万元以上。

    农机服务学技能增收益。乌兰县柯柯镇南沙沟村于2023年被选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该村以农机服务队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农机服务水平为目标,采取“统一派工、统一收费、作业核算、集中培训、专人维护”的运作模式,通过向周边市县、乡镇开展订单式“合同”作业,提供耕地、捡石、机种、秋收等服务,形成以点带面的高效发展模式,农机服务队实现走出去营业,年度累计收益52.5万元。同时,通过现有农机手传帮带培养锻炼“新队员”,依托海西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平台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和农机作业效率,逐步构建立足全镇、辐射周边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新格局。

 

当前:A4版(2024年0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