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敦煌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聚焦“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拧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阀门”,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体推进”抓治理,推动食安共治拧成“一股绳”。敦煌市聚焦问题导向,积极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有效运行机制,将治理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市民群众。打好“组织牌”。制定印发《敦煌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考核评价任务分解表》《食品安全工作约谈暂行办法》《食品安全重大事项督促落实办法》《食品安全“两书一函”制度》,通过制度机制建设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宏观规划。打好“行动牌”。聘任66名兼职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和112名社会监督员,建立了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责任制。16名县级领导带头示范、587名镇村(社区)包保干部分层分级精准包保3642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好“宣传牌”。与全省同步开展“倡导文明餐桌,制止餐饮浪费”百万人倡议活动,全市餐饮服务单位覆盖率100%。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领域“你点我检”“你送我检”,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解除疑惑,并根据公众反馈和需求调整内容,不断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提高社会共治的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
“两个责任”重落实,强化过程监管同下“一盘棋”。敦煌市以压实完善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体系为工作主线,针对秋冬季聚餐多、食源性疾病易发等风险隐患,强化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坚决筑牢食品安全的每一道防线。严把“源头关”。聚焦农产品农药残留易超标问题,重点对全市农产品种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开展产地信息溯源,去年12月以来,共抽样检测3次,抽检蔬菜、水产品、畜牧肉类、蛋类等样品共120份,合格率均为100%。拧紧“严管阀”。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针对问题多发、频发品种及问题生产主体,严把采购验收、过程控制、包装灌装、出厂检验、运输储存等环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全面启动“百日攻坚”行动,集中一切力量,落实“五定”措施,逐片区、逐业态、逐点位进行指导规范,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水平。消除“风险点”。深入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储备粮和放心粮油检验及收获粮食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专项监测工作,乳制品、熟干肉制品、食用油、粮食加工品等重点产品检测覆盖率达100%,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物、微生物、非食用物质等关键项目检测覆盖率达100%。
“三大监管”强支撑,构建食安监管体系“一张网”。敦煌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打好监管“组合拳”,构建监管“一张网”,让群众“食安”更“心安”。加强智慧监管,打通“神经末梢”。深入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工作,推广应用甘肃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智慧管理平台,申报审批监督农村集体聚餐186场次,155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接入“陇上食安”智慧监管平台,在传统“明厨亮灶”的基础上,将食品安全监管从职能部门“一双眼”变成群众“无数双眼”监督,实现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和社会共治的“双轮驱动”。加强信用监管,打造“金字招牌”。建立“一企一档”,做到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信息及时更新。推行“黑名单”等诚信管理制度,加大失信企业曝光力度。每月发布“餐饮红黑榜”,在餐饮企业推动“信易+食品安全”,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力度,强化餐饮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形成“曝光-整改-达标-公示”的信息闭环。加强日常监管,守护“舌尖安全”。用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对一般风险生产企业实行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持续督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合规。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实行风险分级动态管理,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