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以人为本创建惠民
近年来,北京市石景山区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在细微处用情、在细节上用力、在细小处用心,聚焦群众最直接、最关切、最可感的问题,切实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办好“微实事” 答好“民生卷”
前段时间,连续降雪致使气温骤降产生了冻管现象,导致南路西社区一些居民家里停水。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物业的维修人员上门查找原因。为让居民尽快用上自来水,维修人员克服严寒,争分夺秒进行施工作业。当天下午,受冻管影响的居民家中顺利通水。
北辛安第一社区有居民反应家中热水器损坏并漏水,影响正常使用。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反馈后,立刻联系住户了解情况并与物业人员前往居民家中查看。经勘查,发现是因为热水器的管道冻裂导致漏水,为尽快解决问题,物业人员第一时间为老人更换了新的热水器并将管道接通,让老人用上了热水。
降雪后,南路东社区35号楼的“露天楼梯”清理后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出行便利,南路东社区联系相关部门,结合住户出行需求,按照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为35号楼“露天楼梯”安装了“爱心扶手”。同时综合考虑楼梯扶手的粗细、角度和高度等细节,切实方便了居民出行。
…………
一个个暖心瞬间,见证了石景山区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生动实践,无声地讲述了石景山区倾听民声、关注民情、致力民生的动人故事。
“健身房+便民食堂”服务打造居民幸福圈
近年来,石景山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作目标,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作为重点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谋划,落实上狠抓到位,真正使居民受益得实惠。
新华社社区便民食堂是一家只面向企业职工及家属开放的食堂,可凭工作证刷卡就餐。据悉,该食堂多年来一直靠企业补贴才得以维持企业职工的日常用餐需求,同时食堂运营年限已久,不少设施较为老化急需更新。如果能够促成食堂对外开放,不仅能极大程度解决辖区及周边高龄、独居老人及特殊群体的日常三餐需求,也能给予食堂运营方适当盈利。对此,社区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机制,多次与食堂运营方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商讨食堂面向居民开放的可执行性并提出方案建议。经协商,食堂由原来的“关起门模式”转变为面向居民“敞开”,还陆续增加砂锅、烧烤、麻辣烫等餐品以迎合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口味的菜品,让附近居民享受惠民、便捷的“口福”享受幸福“食”光。
刚刚面向居民开放的新华社多功能厅为居民提供了种类丰富的健身方式,成为了辖区居民热门运动打卡地。据了解,由于社区建设年限久远,已有的健身场地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健身需求,进入冬季后情况更甚,为解决居民健身需求,方便居民锻炼,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行动,通过勤走访、多沟通,寻找增加居民体育锻炼场地、器械最优解。最终,新华社第二办公区内的多功能厅成为了第一选择。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新华社多功能厅得以顺利进行改造,大厅内增加居民室内健身运动场地,增设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台球桌等健身器材,不仅增大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覆盖面,更为构建家门口的“15分钟健身圈”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社区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新格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完善设施让居民居有所“安”
近日,玉泉路西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的过程中,接到居民王大爷反映路灯故障情况。随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物业,赶往社区东门立即安排维修人员对路灯进行检修,查出故障原因后,迅速处理故障。经过维修,社区入口处的四盏路灯重新被点亮,得到居民认可。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在灶台上蒸馒头,忙别的忘记关火,锅都烧干了,幸亏社区给我装的智能烟感器响铃提醒,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近日,独自居住在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瑞达社区17号楼的李奶奶向社区工作人员不停地表示感谢。八宝山街道瑞达社区的居民中老年人较多,其中还有很多空巢、独居的老年人。为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近期,八宝山街道瑞达社区联合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为辖区空巢、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烟感器。智能烟感器一旦探测到足够浓度的烟雾,就会发出响亮的警报声,提醒老人屋内有安全隐患,同时向绑定的社区工作人员和老人子女的手机上发送报警短信,从而防范火灾发生,确保救助及时。
…………
群众事,无小事。一盏盏小小的路灯不仅点亮了道路,也让真情暖意照进居民心中。一个个智能烟感器不仅守护了居民的安全,也让关心呵护温暖了民心。未来,石景山区将继续把为民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全力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