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竹马灯” 让非遗文化永不褪色
◎ 储著传

 

    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活跃着一支由100余名村民组成的“竹马灯”表演及制作团队,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4岁。他们平时各自忙自己的事情,遇到村镇有重大活动和节日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进行“竹马灯”表演。

    1月20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薄雾笼罩着山野,空气清冷,位于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牧村自然村省级非遗竹马灯传习所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参与竹马灯表演的队伍早早地忙碌起来,返乡青年与高龄老艺人也参与其中,忙得不亦乐乎,迎接即将举行的2024年省级非遗竹马灯展演活动。

    近年来,钟鸣镇当地的年轻人纷纷投入到发扬和传承家乡非遗文化的队伍中,掀起了一股非遗文化保护热潮。经过村民几代人的接力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发扬。2006年,竹马灯被安徽省政府列入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钟鸣镇牡东村民委员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了更好地传承该文化,当地专门成立了“竹马灯”文化遗产保护小组,非遗传承人为组长,于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竹马灯会”活动,不定期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授课,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竹马灯”制作技艺。

    据了解,“竹马灯”是铜陵市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时以八匹竹马为主,骑马人物主要是关羽、刘备、张飞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另外还配有高照、虎头牌、彩伞、竹马、竹云、车轿等多种道具,这些道具加上灯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深受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

 

当前:A2版(2024年0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