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乘坐高铁出行,已成为人们普遍选择的一种交通方式,但同时与噪音相关的话题也常引发热议,譬如手机声音外放、孩子哭闹喧哗以及一些旅客毫无顾忌大声接电话造成的嘈杂等。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噪音,制造者似乎觉得无可厚非或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诸多不愿意被打扰的旅客,则感到自己想要一段安静旅途的需求被不断让渡。
毋庸讳言,解决公共场所里的类似矛盾,很难寄希望于某一方的让步,也更不应以暴制暴去实现安静。铁路部门在高铁上设置“静音车厢”,车厢内语音播报音量降低,且提供眼罩、耳机等物品,在一定的空间内达成“各自安好、互不打扰”的平衡,满足了旅客们的个性化需求。当然,保障“静音车厢”长期正常运行,还需久久为功地倡导和涵养自觉意识。因为保持车厢的安静环境,不是光有一个“设置”就能完结的事情。倘碰上个别不够自觉的旅客,就可能使整个车厢的静音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还需约定俗成,形成规矩意识。且不仅需要乘客自我约束,需要乘务员不厌其烦地提醒,更需要制定完善易于落实的制度规定。
与此同时,“静音车厢”之外的安静权也需要被守护。大声喧哗吵闹,包括短视频的音乐、刺耳的手机声等,无论在哪一节车厢都应该被制止。要在高度封闭的车厢内建设理想的安静场所,需要耐心地、具体地一步步循序渐进。从一定角度讲,“静音车厢”传递的不单是安静,更是在倡导一种自觉崇尚和追求文明的意识。“静音车厢”应该是一个社会希冀的文明缩影,让人们经过实践,从中逐步学会、适应和习惯在私域之外应该遵守的社会规则,引导人们涵养文明意识,遵循文明规范,以此推动社会观念进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推动全社会涵养文明共识,需要一个又一个行动。从“中国式过马路”到“车让人,人守规”成为社会共识,从靠体力拥挤到自觉排队成为默认选择,文明在一点点进步。也许“静音车厢”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开始,从“静音车厢”开始,从春节出游开始,经过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坚持,一点一滴汇集,文明就一定会成为每个人心中不容动摇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