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基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破解之路
——四川宜宾市叙州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 叙州文

 

    开栏的话:

    为充分体现大兴调查研究,推动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深度报道基层一线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亮点成就,推出更多有深度、有高度、有前瞻视角的报道,即日起,本报开设“一线调研”栏目,全面展示调查研究成果,展现全国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生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为补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短板,找准破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路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城乡融合发展,2023年11月,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文明办对辖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调研期间发放网络问卷200余份,实地走访8个乡镇(街道)、14个行政村,互动访谈123人次。

    调研发现,叙州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与城区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明显“跛脚”现象,因此带来相应的连锁反应及相关问题。

    ◆ “跛脚”表现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远近高低各不同”。调研发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趋势比较明显。距离城镇较近的村,因经济效益好、区位优势明显,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开展频繁,区位边远、特别是处于丘陵地带的村受人、财、物限制,开展活动较少,村干部组织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阵地设施“养在深闺人鲜用”。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场所闲置情况较严重,利用率不高。全区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但随着互联网的通村入户和手机的普及使用,村民的娱乐生活选择多样,加上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农家书屋存在未按要求全天向农户开放现象,使用率较低。

    精神文化活动“过完节日就溜走”。受人手、资金、指导方面的制约,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常规化、节日化、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许多镇村干部缺乏创意策划,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农村公益电影过时陈旧,老百姓不爱看。村干部表示:“主要是缺乏专人组织,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人情往来“这山望到那山高”。农村“做生”“摆酒”相关的陋习有所抬头,部分干部群众反映,人情来往压力大,造成了一定经济负担,即便每次随礼100-200元,一年下来,一个家庭人情支出也要过万。

    ◆ 六大原因引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跛脚”问题

    思想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部分镇村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重物质、轻精神”观念,认为“发展就是抓经济”,“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仍然存在。

    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乏力。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进一步导致城乡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均衡,农村人居分散,一次活动、一场演出的有效覆盖面有限,一年几次“三下乡”活动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服务不合农民口味。移动互联时代思潮多元,农民接收信息更加便捷,传统的、教科书式的宣传宣讲和文艺表演等已无法吸引农民注意,接地气、精准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还较为缺乏。

    资源要素流通不畅。县乡村三级“人财物”资源最大化利用统筹不够,县级和乡镇对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在农村发挥最大的效益思考不多,“人财物”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有效流通不畅。

    村社干部陷于事务无力推动。大部分镇村干部均是“身兼多职”,很多时候镇村领导班子陷于业务工作,对如何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没有作深入思考和规划,更无力推动。

    基层治理手段不硬,约束力不强。“村规民约”更多是道德层面的倡导,对个人约束力较弱,导致部分地区陈规陋习有所反弹。

    ◆ 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跛脚”的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跛脚”及其系列问题,调研组认为:应从深化农村基层治理、强化机制制度建设、突出支持保障、实现要素充分流动等四个方面入手,破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问题。

    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基层政权的“一把手”必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坚决克服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一以贯之抓到底。资金投入到位。应切实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项目“大盘”,在顶层设计上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要素流通到位。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持续开展文明结对城乡共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让城区人才、资金、技术、文化等优质资源下沉。

    夯实基础,注重“三个保障”。注重产业保障。立足农村本地特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优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牢经济基础。注重人才保障。强化镇村宣传干事配备,加强日常培训;突出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在群众中挖掘文艺人才,探索配备镇村兼职“文明委员”,扶植农村文化队伍,对民间文艺团体强化指导,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水平。注重阵地保障。在巩固完善已建乡镇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基础上,探索在群众聚集点建强连片综合文化服务体,逐步构建15分钟文化体育生活圈,真正让群众“忙时有用处、闲时有去处”。

    提升素质,落实“三个关键”。衔接教育资源,落实“人”这一关键要素。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发动城市知识分子、农技专家等在农村设立“工作站”、扩大“朋友圈”,为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实施道德教育,落实“思想”这一关键环节。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大道德模范和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选树宣传力度,健全移风易俗管理机制,大力推广实行积分制、清单制,培育弘扬文明乡风。强化乡村治理,落实“手段”这一关键保证。深化农村治理体制改革,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村规民约”硬起来,管住事,老百姓愿意跟着自治组织走,一起干事情。

    优化供给,丰富“三个文化”。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农村参与机制,提高农民的话语权和参与度,进一步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利用力度。加大对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挖掘本地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农村文化产品服务供给。鼓励各级媒体将“镜头”对准乡村,加大涉及农村、农民、农业等文化文艺产品创作力度,发挥村村响广播等农村阵地设施作用,广泛开展“流动博物馆”“送书上门”等活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服务,提振农村群众精气神。

 

当前:2版(2024年02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