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的温暖年
◎ 本报记者 卢瑶

 

卢廷俊一家合影。

刘春香一家合影。

张红霞(右四)和村民在一起。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游子归家、长幼共聚、重温祖训,积德行善、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家,不仅是人们情感牵挂、精神寄托的灵魂归宿,更是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只有让更多家庭传承好家风、塑造好家魂,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

    记者走进三户全国文明家庭,在浓浓的“年味”里,品味他们最醇最美的家风故事。

    卢廷俊家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春风满院家家喜,喜气盈门户户春。”2月5日,记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长信公寓见到了正在为居民书写春联的卢廷俊。

    卢廷俊的家中到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剪纸、国画、蜀绣……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张大大的书桌,文房四宝整齐摆放其上。“我们家都热爱书法,我的妻子、儿子,包括我7岁的孙女瑶瑶都会写毛笔字。”卢廷俊告诉记者,他十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月底,他还带孙女一起去参加了国学主题的研学活动。看着孙女身穿汉服,认真地俯下身子行作揖礼,他很欣慰。

    卢廷俊是甘肃定西人,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撑起整个家庭,辛苦将4个子女抚养长大。卢廷俊到成都定居的第一年,就从老家把体弱多病的母亲接来同住,悉心照料。这一住就是30多年,一直到2018年90多岁高龄的母亲去世。“百善孝为先,我们对母亲孝顺,也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卢廷俊表示,晚辈们经过耳濡目染,如今对长辈们也很有孝心,“这是我们家风的重要内涵”。前几年,卢廷俊还为自家修订了家规家训。以“忠孝为本,恩德铭心,仁善处世,诚信立身,勤俭图强,耕读传家”为主要内容的家规,成为家人的行为准则。

    生活中的卢廷俊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七八年前,他居住的老旧小区因长期无人管理,垃圾遍地,住户怨声载道。“社区找到我,希望我能担起管理和改造小区的责任。”卢廷俊说,“尽管当时我本职工作也忙,但为了大家能有好的生活环境,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管好、建好小区,卢廷俊组建了义务性业主委员会,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和晚上休息时间,花费3年多的时间,将小区创建成四星级院落。“在做小区的管理工作中,确实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多人会觉得不值得,可我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担当起这样的责任!”卢廷俊对记者说,看到住户都能安居乐业,自己住在里面也十分舒心。

    今年春节,卢廷俊全家都去绵竹的亲家家中团年,“我们家还有个传统就是一年一度的家庭总结会。家庭成员都要在这个家庭会议上,总结回顾过去一年所得所失,同时对来年提出新的目标和计划。”卢廷俊笑着对记者说。

    采访间隙,业主委员会成员打来视频电话讨论为小区住户购买春节慰问年货的事情。记者问卢廷俊做这些琐碎的事情,会不会觉得有些麻烦?卢廷俊真挚地说道:“新春佳节,我也希望能把美好的祝福送到每一位住户心中,给大家带来新年好彩头,希望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刘春香家庭

    让爱滋养留守儿童心灵

    “代老师,记得装好春联哦!”“晓得了,这次不会再忘了。”1月27日,刘春香和老公代国杰、女儿代清瑶和3名志愿者前往德阳市中江县瓦店乡太平村的小强(化名)家,送去春节慰问。多年来,刘春香一直致力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先后成立中江留守儿童艺术团、德阳市春香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把关爱倾注在德阳留守儿童身上,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她“刘妈”。

    刚刚参加完四川省两会,从成都赶回德阳,刘春香一大早就起来收拾给小强准备的冬装、被褥、春联和其他年货。说起小强,刘春香有说不完的话。刘春香第一次去小强家时,小强才6岁。当时,小强的父亲健在,但母亲生病了,没有自理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刚开始,刘春香每周都去小强家一趟,带着生活用品,还帮着打扫卫生。小强的父亲去世后,刘春香更是带着自己的老公、女儿一起去小强家中帮忙。渐渐地,刘春香一家人把小强家当成了“第二个家”,小强也变得活泼、开朗,树立了自信。

    “妈,小强现在长大了,可能有些想法不好意思跟你们长辈说,我待会儿单独跟他谈谈心。”“你们没有代沟,你说的话他听得进去。”在车上,女儿代清瑶跟刘春香说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刘春香的支持。代清瑶从16岁开始就跟着刘春香一起去乡村关爱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这些孩子并不美好的童年让她的内心十分触动。“我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庭,看到小朋友们缺衣少食、缺少关爱,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给他们送去一点点暖意。”代清瑶非常支持母亲开展送关爱、送温暖、送教育行动,自己还在寒暑假期间多次参与其中,成为了孩子们口中最可爱的“瑶瑶姐姐”。

    “每当我感到有些辛苦的时候,我的家人们都用自己最暖心的话语和最有力的行动来支持我,我才得以坚持下来。”看着老公代国杰在小强家中又是打扫卫生,又是搬运柴火,又是张贴春联,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刘春香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感动。这些年来,她走乡入户,代国杰一直担当她的司机,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在关心未成年人的过程中,我们全家都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刘春香说,新的一年里,她还会继续为留守儿童和事实孤儿送去关爱,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

   张红霞家庭

    从小团圆到大团圆

    “秸秆焚烧时要注意什么?”1月20日,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三块石村举行了“同心向党一家人 和美幸福三块石”和美乡村文化节、叙州区百村春晚活动的知识竞答环节,三块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红霞提出问题后,得到了村民的踊跃回答。此次活动不光安排了文艺演出、知识竞答等环节,张红霞特意邀请在外务工的村民全家一起参加大型“坝坝宴”。

    “要办这么一场大型活动,真的很不容易。”张红霞告诉记者,为了把这次活动办好,她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在去年重阳节组织活动时,张红霞发现参加活动的年轻人太少了,老人们心里也空荡荡的。一位老人拉着张红霞的手说:“张书记,我们老年人最想要的就是团圆啊。”于是,张红霞暗下决心,在春节前夕,一定要让三块石村的村民吃上一顿“团圆饭”。

    召集村里的爱心人士捐款,号召村民募捐蔬菜,带领村干部策划……张红霞还叫来老公徐崇奎一起干。虽然只是帮忙,但徐崇奎任劳任怨,奔波在准备宴会的第一线。

    土火锅、卤菜拼盘、咸烧白……寓意着“十全十美”的十道菜,一共摆了65桌,但加上布置舞台、活动礼品等支出,总共花费1.8万元左右。“精打细算的活儿我老婆很拿手。”徐崇奎笑道,“她一贯以勤俭节约的理念管我们这个家。”

    其实不光是对自己家精打细算,“以村为家”的张红霞对全村村民也有这样的要求。2006年,张红霞与徐崇奎结婚后,从安徽黄山来到三块石村定居。张红霞的娘家有车有房,而她来到的三块石村却是穷得连公路都不通的地方,初来乍到的张红霞也感到委屈。但是家人的关爱、村民的淳朴,让她渐渐爱上了三块石村。

    2013年,张红霞被村民推选为村副主任,她决心要为村子、为村民们做点什么。张红霞先是对村民们进行就业培训,再具体结合三块石村的情况,进行了农业技术指导。通过为村民们播放大量农业技术视频,张红霞与村民们一同开始思考如何提升农作物生产经济效益,并整合了三块石村的各种资源。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三块石村一改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

    张红霞不仅照顾好自家的老人孩子,还想方设法帮助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不仅撑起了小家,更撑起了村里的大家,带着全村奔小康;不仅建设好了自己的文明家庭,还感染了周围的人,为村民们带去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三块石村呀么是个好地方,依山傍水好风光,松涛阵阵哗啦啦响呀么,良田万亩稻花香,哎嗨哟……”活动的最后,村民们走上舞台,齐齐歌唱村歌《三块石村是个好地方》,歌声悠扬,唱出了作为三块石村人的自豪。此时,台下张红霞既感动又骄傲:“看到我们村越来越好,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当前:A1版(2024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